隘口镇及东牯山、西牯山、牛头山等核心阵地
    赣北秋意渐浓,冷欣的第52师,以超越极限的强行军,终于抢先一步,抵达了了隘口地区。
    官兵们不顾疲惫,利用战前短暂的空隙,疯狂地加固工事,挖掘战壕,设置障碍。
    当日军第101师团的先锋部队抵达隘口外围时,映入他们眼帘的,已是华夏军队严阵以待的防御体系和山头上隐约可见的坚固工事。
    日军第101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初闻中国军队已抢占隘口,先是惊讶,随即转为轻蔑。
    在他看来,一支仓促赶来、立足未稳的华夏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帝国精锐师团的雷霆一击。
    他下令师团属炮兵联队,集中火力,对52师的前哨阵地和主要高地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猛烈炮击。
    炮弹倾泻而下,东牯山、西牯山等阵地瞬间被火光吞噬,刚刚挖好的战壕被炸塌,土木结构的工事被掀翻。
    炮击过后,日军以一个完整的大队兵力,在数辆坦克和密集的机枪火力掩护下,以标准的散兵线队形,向隘口正面的主阵地发起了第一次进攻。
    然而,当他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坡,进入百米距离时,之前一片死寂的中国军队阵地上,突然爆发出密集的枪声!
    “打!”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隐蔽在工事里的52师官兵开火了。
    马克沁重机枪发起了怒吼。
    冲在前面的日军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倒下。
    日军的坦克在山坡上行动迟缓,试图用机枪和火炮压制,但52师的机枪火力点设置刁钻,且不断变换位置,让日军难以捕捉。
    日军步兵被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但光秃的山坡提供的掩护寥寥无几,他们完全暴露在守军的火力之下。
    第一次进攻,日军在阵地前丢下了几十具尸体狼狈地退了下去。
    伊东政喜接到报告,脸色阴沉,他意识到,眼前的对手并非想象中的乌合之众。
    初战的挫败激怒了伊东政喜,也让他收起了轻视之心。
    随后的战斗,进入了更加残酷的拉锯战阶段。
    日军加强了炮火准备的时间和强度,重炮、野炮、迫击炮轮番轰击,企图将中国军队的阵地彻底犁平。
    阵地上终日火光冲天,许多表面工事被彻底摧毁。
    然而,冷欣早已命令部队深挖防炮洞和猫耳洞,大部分官兵在炮击时隐蔽其中,有效保存了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