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五战区的决策(第1页)

台儿庄大捷的狂欢余温尚未散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内的气氛却已骤然逆转。

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日军的多支蓝色粗大箭头,正从南北两个方向,以钳形攻势凶猛扑向徐州。

畑俊六指挥的华中派遣军和寺内寿一的华北方面军,正调集重兵,意图一举合围第五战区主力,雪洗矶谷师团覆没之耻。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将帅云集,却无人有暇寒暄。每个人的脸色都凝重如铁。

“情报确凿,日军第10师团(濮县方向)、第16师团(济宁方向)、第114师团……其先头部队已突破我外围阻击线,最迟五至七日,徐州西南和东北通道将被完全切断。”参谋长指着地图,声音干涩地介绍着危局。

胜利的喜悦早已被冰冷的现实冲刷得一干二净。

继续坚守徐州,已无战略意义,且必将陷入重围,导致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撤退,立刻组织有序撤退,跳出包围圈,保存有生力量,是唯一的选择。

但撤退,尤其是从即将合拢的钢铁钳口下撤退,谈何容易?

数十万大军,无数辎重,如何能在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追击下安全转移?

最关键、最致命的问题摆在了桌面上: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担任全军断后的重任。

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钉在日军最主要的追击方向上,为主力西撤豫皖边区争取至少五到七天的时间。

这颗“钉子”,注定要承受日军最疯狂的怒火,注定九死一生。

李司令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各位集团军司令、军长。

这些人都是百战宿将,他的袍泽兄弟。

他难以启齿,点谁的名,都如同将谁推入火坑。

沉默。

有人低头盯着茶杯,有人眉头紧锁,猛吸着烟卷;有人不自觉地摩挲着指挥刀柄。

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谁都清楚,这个任务几乎等于自杀,且自己的部队经过连番血战,早已疲惫不堪,伤亡惨重,能否扛得住如此重压,实难预料。

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平仙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此任务……至关重大,非一支战力强悍、意志坚定且机动力较强的部队不能胜任。只是……”他的目光也在逡巡,同样难以抉择。

就在这令人尴尬的僵持时刻,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

“长官,职部愿率新一军,担任全军后卫。”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