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帐篷和新建的库房里,物资堆积如山: 一袋袋大米、面粉,一筐筐蔬菜,成坛的食油食盐,以及专门采购的罐头、咸肉等耐储存食品,被分门别类,码放整齐。
军需官们精心计算着消耗,建立台账,确保供应不断。
被服装具区: 堆积着崭新的军装、棉被、军毯、绑腿、雨具、水壶、饭盒。
有专人检查质量,确保发放到士兵手中的每一件物品都结实耐用。
军械库 ,这是重地中的重地。
开箱验货的德制毛瑟步枪闪着冷光,MG34通用机枪被油纸包裹着,一箱箱黄澄澄的子弹、木柄手榴弹被小心搬运。
苏制的122毫米榴弹炮部件,更是动用了大量人力才安置到位。
这里防火、防潮、防盗,哨兵24小时轮值。
工具、钢材、铜料、电线、通讯器材、医疗器械、药品……种类繁多,都是未来作战和军工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
林风特别强调后勤管理的透明与高效,严防克扣与浪费。
他时常突击检查仓库,翻看账本,询问细节。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用到刀刃上。
伤兵营的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更多的帐篷被支起,用竹木搭建了更坚固的营房。
从后方招募和上级分配来的医生、护士陆续到位,带来了更多的手术器械和药品。
军医官们建立了更完善的伤兵档案和诊疗流程。
轻伤员得到及时治疗,尽快归队,
重伤员则集中资源进行抢救和康复。
卫生防疫也被提到重要高度,定期组织营地消毒,督促士兵注意个人卫生,饮用开水,大大降低了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
看着伤情逐渐好转的战友,那些仍在训练的新兵和老兵们,心中也多了一份踏实与温暖。
为了提升机动性和补给能力,林风着力加强运输力量。
一方面,建立了庞大的骡马运输队,从各地采购、征集健壮的骡马,配备驮鞍、大车,负责山区复杂地形的物资转运。
另一方面,将有限的卡车集中起来,组成汽车运输连,负责主要干道和远程快速运输。
司机和驭手都接受了专门的训练,熟悉车辆、骡马习性及野战条件下的维护保养。
士兵们吃得饱、穿得暖、伤病有所医,手中的武器弹药充足,对未来战斗的信心也随之不断增强。
当后勤足够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