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章 雨花台之伤(第1页)

1937年12月10日凌晨,紫灰色的天幕被炮火撕开。

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孙元良,根据上级防御地区的划分,并结合当地地形,把雨花台阵地防御正面扩大到7~9公里左右。

在整个防御阵地上,88师修建了大量障碍物、反坦克壕、铁丝网,并且设置了诸多雷区,重要据点还构筑了机枪掩体阵地和水泥稠堡。

附近民房周围也堆满沙包,构筑了铁丝网,作为班排级防御据点。

而88师战防炮连则布置在一线阵地,山炮连阵地设在雨花台炮台附近,并用伪装物掩盖起来,作为重要的火力支柱。

日军第6师团在即将发起进攻雨花台左翼阵地安德门一带之前,日军炮兵就集中了20多门75毫米野战炮、150毫米榴弹炮对雨花台进行火力覆盖。

日军改三八式75毫米野战炮最大射程为11600米、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为8800米,其炮火能覆盖整个雨花台阵地。

第88师尚未与第6师团交火,就遭到日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一线阵地修建的不少防御工事、机枪掩体阵地被摧毁。

第72军补充旅第1团团长华品章,在指挥从板桥镇撤到雨花台左翼安德门阵地的团主力时,被日军炮弹爆炸所飞出的弹片击中,以身殉国。

猛烈的炮火持续到12月10日早上6时许,日军第23联队于早上7时,率先向雨花台左翼发起进攻。

严守阵地的88师守军利用三四挺捷克式轻机枪猛烈扫射日军,一时之间,在守军的火力网面前,日军第23联队第3中队难以前进一步。

看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驹泽中佐下令,把全部炮兵推到第一线。

在日军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和四一式75毫米山炮的猛烈炮击下,中国守军官兵死伤惨重。

原日军第4中队士兵佐藤纯夫后来写道:

“第二天即10日天亮后,战斗终于打响了。敌军为了死守这个金陵防卫第一线的要塞,顽强地抵抗。机关枪掩体如喷火般猛烈射击,雷鸣般的爆炸声响彻阵地。战斗极其惨烈,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金陵雨花台阻击战一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的惨烈战况!

“放近到三十步!”262旅旅长朱赤的吼声穿透爆炸声。

阵前铁丝网早被炮火熔成废铁,日军第23联队三个中队如蝗虫般涌上斜坡。

士兵们中扒出捆好的集束手榴弹,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