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张角的精力转向内政,尽量避免世家垄断,是他的目标之一(第1页)

1983年是比较和平的一年,尽管毛熊仍然陷入普什图国的泥沼。

大小伊依然在菜鸡互啄,但其它地方,相对来说依旧比较和平安宁。

因为世界太平的缘故,世界格局也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欧洲在失去非洲这个巨大的原材料市场后,被迫将目光投向了毛熊。

一条能源管道和两条铁路同时开始修建,而兔子国也成立了信息部多个部门。

同时,兔子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毕竟,兔子国现在已经不再是西方防范的目标,同时,还能获得伊安帝国的投资和技术,国际环境要宽裕的多。

这就给兔子国经济腾飞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伊安帝国对兔子国的投资是全方位的,只要有机会,就控制兔子国的重点产业。

他知道兔子国未来有不少国企改制的机会,一些优质的企业会释放出去。

谁能先一步,就能享受到兔子国的发展红利。

什么方便面,粮油产品,钢铁石化重工汽车等等。

虽然兔子国走的也是全产业链,但兔子国可不计较股东是中资还是外资。

对兔子国来说,只要工厂在兔子国境内就行。

伊安帝国源源不断的投资流入了兔子国,虽然国际资金也慢慢的进入了兔子国境内。

但大多都是试探性的,投的资金也不多。

只有伊安帝国高歌猛进,数年投资占兔子国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只要是兔子国希望投资的领域,张角全都满足。

而在国内张角也没闲着,大力发展文娱产业。

一些电影和唱片公司纷纷建立。

要说整个伊安帝国,过的最难受的就是那些二代了。

这些二代只要到了年龄,就要动身前往达旺。

这是张角的硬性规定,不容妥协,想要不让儿子吃苦,除非你从部长一级的位子上退下来。

两者之间二选一。

在张角看来,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既避免了二代们国内搞特权,爆发丑闻,又避免了被国际间谍们所利用,还可以锻炼二代们的吃苦精神。

当然,作为高官的儿子,不可能真的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和女儿吃苦。

何况,还要解决儿子的学业问题。

事情演变到了最后,居然达旺大学成为了伊安帝国排名前三的大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