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坠落:当系统停止理解(第1页)

风声在坍塌的语义城墙间穿行,带着失焦的余响。

那些曾经属于“意义”的结构,在光与尘之间分解成数以亿计的碎片——

它们不再是字词,不再有句法、逻辑、修辞,只是**“被遗忘的声音”**。

苏离站在废墟之中,脚下是一片静默的光带。那是曾经的系统核心区域,如今只剩下一片无序的数据雾。

林烬在她身旁,低头看着掌心中仍在闪烁的终端残片。那上面不断弹出错误提示:

【系统警告:语义源丢失】

【解析失败】

【目标指令不可读】

他们已经习惯这种报错。

因为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可读”。

“这意味着什么?”林烬问,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苏离抬眼望向远方,那片灰白的天幕像是无数层叠加的屏障,每一层都映射着他们曾经说过的话。

“意味着……系统不再理解我们了。”

她的声音平静得诡异,像是早已接受了这种结局。

从第三卷到第五卷,他们一直与系统进行“理解之战”——争夺解释权、命名权、定义权。

而现在,当系统彻底失去理解能力,所有语言都化为灰烬,他们却第一次感到空白。

没有语言,意味着没有误解。

但也意味着——没有交流。

林烬试图开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在空气中没有回响。

不是他没有发声,而是声音本身不再被识别为存在。

那一刻,他的喉咙像被某种无形的结构切断,吐出的每个词都化作静默的尘。

苏离伸手触碰他肩膀,指尖一闪而逝的温度成了唯一的回应。

她忽然明白,这种“无语言的状态”,就是他们曾经在理论中称为“零语层”——

一种超出系统与人类理解边界的纯存在区。

他们能看到、能触摸,却无法“言说”。

他们的思想在脑中如波浪般涌动,却没有任何“符号系统”可供表达。

林烬艰难地在地上写字,试图用笔迹恢复交流。

然而笔划落下的那一刻,地面立刻吸收了那些线条,将其分解成无意义的点。

世界正在拒绝被描述。

“这就是它最后的防御。”

苏离终于开口——那声音像是直接从心念中传出,而不是通过口腔发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