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父?
这个沉甸甸的、带着无上荣光的称号,如同滚烫的烙印,猝不及防地刻在了他的名字上。陆清歌看着屏幕上那些冰冷的、却又无比炙热的数字和标题,感受着周围几乎要将他点燃的热情,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巨大的成就感如同暖流涌过四肢百骸,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更深沉的、几乎令人窒息的重量。金庸之后……这四个字,是桂冠,更是枷锁。
“陆老师?陆老师?”导演的声音将他从短暂的失神中拉了回来。
陆清歌定了定神,压下心头翻涌的复杂情绪,脸上露出惯常的温和笑容,将手里沉甸甸的塑料袋往前递了递:“张导过奖了。一点老挝和泰国的特产,辣酱和榴莲干,给大伙儿尝尝鲜,拍戏辛苦了。”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太感谢陆老师了!”导演喜出望外,连忙示意助理接过,又热情地拉着陆清歌,“您来得正好!帮我们小倩指导指导?这场和亲的戏,情绪总差那么点火候……”
接下来的两天,陆清歌便留在了京都。白天,他在片场看着刘天仙在威亚和绿幕间辗转腾挪,时而化身飘逸灵动的侠女,时而成为悲情隐忍的公主。
导演和编剧逮着机会就凑上来,小心翼翼地询问他对某个角色、某段情节改编的看法,态度恭敬得近乎虔诚。
陆清歌大多只是温和地给出建议,从不干涉具体创作,他那份从容与尊重专业的态度,更赢得了整个剧组的敬重。
工作之外的时间,则属于这座沉淀了千年风华的古都。他们避开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像寻宝一样穿行在曲折幽深的胡同里,斑驳的灰墙,探出院墙的老石榴树,坐在门口摇着蒲扇的老人,空气中弥漫着炸酱面、豆汁儿和岁月悠长的味道。
在景山万春亭俯瞰过落日熔金下的紫禁城金色琉璃海,也在后海某个安静的酒吧角落,伴着低沉的爵士乐,分享一瓶清酒,看霓虹灯影在幽暗的水面碎成点点星芒。
京都的秋意渐浓,风里带着凉意。陆清歌刚把刘天仙送回剧组,手机就在口袋里疯狂震动起来。是王征宇的短信,言简意赅,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五哈”式疯狂:
「速归!贵州榕江!踢‘村超’!输了奖品是猪脚!赢了也是猪脚!机票已订,速来报道!(航班信息) 王征宇」
后面还附了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一个巨大的、油光发亮、蹄髈部分还绑着红绸带的卤猪脚,被放在一个简陋的木质奖杯底座上,背景是绿茵场和攒动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