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歌掰开红薯,蜜糖般的暖香弥漫。“赤赤啊,”他指着题板上的水渍,“这‘你很差’晕染的纹路,像不像黄药师吹碧海潮生曲的声波?”陈赤赤凑近细看,红薯渣沾上鼻尖:“您老真是...这都能想到武侠...”
青岛的寒风还在羽绒服纤维里打着旋,七哈兄弟团已作鸟兽散。陆清歌拖着行李箱推开北京四合院的门,石阶缝里钻出的早春嫩草蹭着鞋帮。他刚把沾着海盐的羽绒服挂上衣架,手机就像被念了紧箍咒般疯狂震动。
“陆老师!《士兵突击》过审了!”文艺部老主任的嗓门震得他耳膜发麻,“八一厂连夜赶制拷贝,战士们点名要您首映式坐中间!”
窗棂外的柿子树抖落残雪。三年前川西泥石流的轰鸣突然撞进耳膜——暴雨如注的夜,军用卡车在塌方山道上颠簸,车厢里浑身泥浆的刘一菲蜷在他怀里发抖。车前灯刺破黑暗时,警戒线外那群满腿泥泞的橄榄绿身影,此刻正化作手中剧本扉页的烫金题字:献给最可爱的人。
“不搞首映礼。”陆清歌摩挲着剧本封皮上许三多的钢盔剪影,“三日后直接开播。”
《士兵突击》定档的消息,陆清歌只在微博上留了一句话:“三日后,《士兵突击》与你不见不散。”配图是那张他亲自参与设计的海报——画面干净得近乎朴素:一片辽阔但略显荒芜的野外训练场,天是沉静的灰蓝,地是风沙打磨后的土黄。几个穿着洗得发白迷彩服的背影,背着沉重的行囊,正奋力向一个模糊、高耸的山头攀登。没有明星脸,没有爆炸特效,只有一种沉默坚韧的力量感,几乎要破纸而出。
微博发送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七分。
然而,陆清歌手指刚离开屏幕不到十秒,手机那熟悉的、代表信息洪流的嗡鸣声就骤然响起,密集得如同暴雨砸在铁皮屋顶上。屏幕右上角的通知数字,以一种令人心惊胆战的速度疯狂跳动、膨胀,眨眼间便突破了百万大关,并且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陆清歌甚至没来得及点开评论区看一眼那些汹涌而至的“前排!”“泪目!终于等到了!”“清歌出品,必属精品!”,手机就因为不堪重负的过热和卡顿,屏幕短暂地黑了下去。几秒钟后,它才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虚弱感,重新亮起,通知栏早已被彻底淹没,只剩下一个不断旋转的加载小圈。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把滚烫的手机屏幕朝下,扣在了剪辑台冰凉的金属桌面上,发出一声细微的轻响。那持续不断的嗡鸣声,隔着桌面和手掌,依然固执地震颤着,像一头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