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他日,必亲手覆灭此城(第1页)

那场发生在深夜的刺杀,天亮之后,就变成了邯郸城里,人尽皆知的“义举”。

说书人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吕公如何神兵天降,从赵国逆贼的刀下,救出了尊贵的楚国上使。

街头巷尾的议论,不再是秦军何时破城。

而是吕府昨日又派了多少米面,城南的工坊又招了多少人手。

血腥味被食物的香气覆盖。

恐慌被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所取代。

这座城,活了过来。

只是它的魂,换了姓氏。

楚使熊梧的院落,成了全城防卫最森严的地方。

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吕府的家丁。

他们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看管。

熊梧坐在堂上,面前摆着最精美的酒器,却一口都喝不下去。

他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快马追上他派出的信使,再送回来的“楚王密令”。

密令上,楚王对他能兵不血刃拿下邯郸大加赞赏,并指示他,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稳固城防,清剿赵国余孽。

另一封,是秦军主将王龁派人送来的。

信中,王龁对楚使遇刺一事表达了强烈的愤慨,痛斥赵国余孽的卑劣行径,并提出,愿意派兵入城,协助楚军,保护盟邦使臣的安全。

两封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把他熊梧,架在火上烤。

他还有得选吗。

他没有。

他只能穿上最华丽的朝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准备去迎接他的“盟友”。

他感覺自已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邯郸的冬天,真冷。

城门大开。

没有想象中的厮杀与抵抗。

吊桥缓缓放下,发出沉闷的呻吟。

吕不韦站在城门的正中央。

他的身后,是那些曾经的赵国旧臣。

他们今天穿戴得格外整齐,脸上挂着谦卑的,恰到好处的笑容。

再往后,是道路两旁沉默的邯郸百姓。

他们的麻木里,多了一丝好奇。

黑色的潮水,从城外涌了进来。

是秦军。

统一的黑色军服,冰冷的铁制盔甲,整齐划一的步伐,敲击着邯郸的青石板路。

每一个士卒的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

他们是战争的机器,是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