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王座无寿,江山万年(第1页)

咸阳城的天,彻底变了。

那扇紧闭的蒙府大门,成了新的风暴眼。

钱三的故事,插上翅膀,飞遍了每一条街巷。

这一次,人们的脸上没有了嘲笑。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愤怒与后怕。

一个为国断腿的老兵。

一封来自敌国的泣血警告。

这不再是长安君那种上不得台面的争权夺利。

这是关乎大秦国本的军心与民意。

郑国是不是奸细,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是个韩国人。

重要的是,一个战功赫赫的老将军,为了一个无名小卒的哭诉,愿意冒着触怒君王与相邦的风险,叩响宫门。

这背后代表的意义,让每一个秦人都感到脊背发凉。

……

相邦府。

吕不韦亲手种下的那片兰草,长势正好。

他却无心欣赏。

一名门客跪在他的面前,声音发颤,复述着刚刚从宫里传出的消息。

“蒙骜将军,在朝堂上,质问了君上。”

“他问,前方将士流血,后方怎能用一个敌国之人,来监督百官。”

吕不韦手中的青铜剪刀,掉在了地上。

发出一声清脆的,刺耳的声响。

他算到了成蟜的愚蠢。

他算到了言官的墙头草。

他甚至算到了蒙武的野心。

他唯独没有算到,那个已经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蒙骜,会用这种方式,向他发难。

这不是朝争。

这是在用整个大秦军方的意志,来压他。

“君上……如何说。”

吕不韦的声音,有些干涩。

“君上说,此事,容后再议。”

门客的头,埋得更低。

“容后再议。”

吕不韦咀嚼着这四个字,脸上第一次,失去了从容。

他知道,他输了。

至少在郑国这件事上,他已经输了。

君王一旦开始“容后再议”,就代表着他已经动摇。

而一个被君王动摇的人选,绝无可能坐上御史大夫的位置。

是谁。

是谁在背后,设下了这个天衣无缝的局。

从一个荒诞的流言开始,到长安君的自取其辱,再到这个老兵的惊天一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