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厢恒(第1页)

湖匪之事,陛下已知悉。依照旧例,剿匪之事,还以山东郡及各县清剿为主。

东郭剑云看完建议,感觉不对,问:“咱们这里距雁鸣湖不远,派高地骑兵去剿匪还不是易如反掌。”

“架子上有本书,叫《东国从元年到百年记事》。等你看完就会明白原因。”

东郭剑云心想,你直接告诉我,岂不是会快上很多。

夏彦已经再次低头看起文书,东郭剑云只好走过去找书。

到第二天下午,他还没有看见自己想要搜寻的答案,却先了解到包头军的来历。

东厢国六十五年,殿前将军车良上书建议增加东厢国士兵收入,抹平国人士兵与高地勇士饷银的差距,被刘赞下狱。其子鼓动近卫军南大营、临湖县大营、河西营大营、北长城半数守军共十一万东厢国士兵,以清君侧,救良臣之名叛乱。为避免与效忠于皇帝的军队混淆,所部以灰布包头,时人皆称其为包头军。

一时山河震动,风声鹤唳。近卫军北大营选择观望,南大营两万士兵列阵皇城之外,两千皇城骁卫望风而降。太监总管建议刘赞离开上京,组织兵力打败叛军。刘赞认为人各有命,生死皆在太阳神。他端坐太极殿,斟满毒酒,只等叛军到场。

骁卫营普通士兵厢恒立于荣华门,独自迎战潮水般涌来的叛军。血战半日,死尸盈门,道路为之不通。叛军依旧只能望门兴叹,不得踏入荣华门内一步。叛军认怂,改道东北西三门。代行守门职责的太监不堪一击,眼看着太极殿即将倾覆。

太监总管冒死请求厢恒护驾,厢恒遂弃守荣华门,转至大殿,与叛军厮杀于殿门左近。战至天黑,血流成河,死尸遍地,鬼哭神嚎,将尉胆寒,士兵颤抖,叛军不支无奈撤退。

半夜,厢恒独闯叛军队伍,所到之处,残肢断臂,脑浆心肺,触目惊心。两万叛军竟撤回南大营。北大营将军周瑞祥,眼看厢恒犹如杀神,引兵攻击南大营。南大营倾覆,士卒多半被杀,少量士兵突围逃走。

长城守军行至铸剑城被效忠于刘赞的驻军挡于城下。河西营兵、临湖县营兵五万余众行至姻缘山北,被三万高地勇士追上。一战之后,所剩无几……

看到傍晚时,他终于看到可以解答自己提问的记载,山林族族长乌涂,借着其他部族从族地过境的便利,联合金发族、银发族,打败牧羊族共王登基为帝。

山林族一改往日不参与国内军事的协议,插手各郡县防务,引发国人与高地族人之间的纷争。乌涂在位百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