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老妈(第1页)

一个小时之后,袁大可亲自把姜时玥送到红旗屯村的村口,千叮咛万嘱咐:

“小姜同志,这段时间你就不要出村子了,等这件事过去了,我来通知你,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谢谢,我会注意的,也请袁公安不要忘了我的奖励,地形图路线画给你们了,需要我带路的话随时找我,我非常乐意奉献我的一点绵薄之力。”

袁大可苦笑道:“小姜同志,你这样说,真是让我一个大男人臊得慌,你放心,不仅仅是奖状,奖金也是能申请下来的。”

这个小姜同志,送来这么重要的情报,竟然只是要一个盖上市局红戳的奖状,只字未提奖金的事情。

如此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优秀女同志,让袁大可汗颜。

更让袁大可没脸的是,经过这一个多小时,对姜时玥的多方调查,他们这个个年轻公安,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女同志,优秀到他们这些男同志都比不上。

不仅仅个人能力优秀,家庭背景更是无可挑剔,三代贫农,祖父更是抗···日老兵,父亲是连续三年公社评选的优秀大队长,三个哥哥,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人杰。

“那就谢谢袁同志和大家伙了,这沙果和肉罐头我就不推辞了,天色不早了,我就不留你在家吃饭了,下次再见。”姜时玥推着自行车,朝着袁大可摆摆手,骑上朝着家里赶。

这一趟出来的时间还是长了一点点,大中午的,地里边都没有人干活了,今个中午,老妈可是说了给她做爆炒大肠,耽误了吃饭事情就大了。

还没到家,隔着院门姜时玥就听见里面叮叮当当的好不热闹,听着好像不止自己家的人,还有别的人在。

这大中午的,咋?

要在自家蹭饭吃?

不是姜时玥小气,而是现在的口粮都是定量的,姜家虽然挣的工分多,分的粮食也多,但是家里饭量大的男同志就有四个,平日里填饱肚子还要算上经常上山狩猎,猎回来的野鸡野兔添补。

前两年,三哥正长身体的时候,家里还需要悄悄的从黑市买高价粮回来,才能够吃。

“咦?这是在做什么啊?”姜时玥进门之后,才发现院子里站着的是住在村西头的木匠父子,他们也姓姜,算是同族的叔伯。

“没啥,回来了,去帮你妈做饭,今个中午,留你叔他们在家吃饭。”姜山这话说的,相当于没回答姜时玥的问题。

姜时玥叫了人之后,听话的把自行车停到屋檐底下,在外人面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