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无可争议的强绑(第1页)

《灵犀》的元神共感,等于直接绕开了轮回镜的隔离,使得夫妇俩能够重新建立起联系,双修功法得以运转,也能通过心声进行交谈。

如若没有这二者,姜墨和孟初染完全不可能通过轮回镜的考验。

就抛开轮回镜针对双修功法的限制不谈,假如让姜墨独立去思考“转世轮回”的话,估计他会很难从自己钻的牛角尖里走出来。

若是要说至今都来历不明的《灵犀》,到底算不算他们“护航功法”。

算肯定是算的……

不过,《灵犀》的代价也摆在这里。

从第三境界琴瑟和鸣开始,

《灵犀》就已经在实质意义上,让姜墨和孟初染成为了所谓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不论是他们的“本源金丹”,还是他们所搭建的“真意领域”。

都在强调这种“捆绑效应”。

就好似阴阳相生的法则,需要彼此共存。

在修炼《两仪造化真经》后,姜墨和孟初染就都各自失去了单独修炼的自由。

提升修为必须要通过双修。

如今结丹后,就更是如此。

若是象征阴阳两端的金丹,无法进行共鸣,那别说修炼,就连运转自身灵力都会受阻。

最让人无语的是,

就是姜墨和孟初染的“真意领域”,似乎必须要两人同时在场才能释放。

再加之各自原本所掌握的天道真意,经由“阴阳论证”,都被完全整合进了“阴阳两仪”的体系,如今已是无法单独使用。

比方说,以山河之真意构建的真意领域,必须要先以阴阳两仪之真意,搭建出完整的真意领域后,才能进行叠加施展。

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

因为天道真意都具备其独特性,所以即便掌握多种天道真意,也无法同时构建出两种真意领域,顶多是轮番施展。

阴阳两仪之真意的体系整合,较之前者,或许是会更好些……不过前提是,真意领域必须要两人同时在场,才能完成搭建。

也就是说,

想要释放山河真意的领域,得先把阴阳两仪的领域施展出来,但想要施展阴阳两仪的真意领域,就必须要两个人同时在场……

这样,问题就来了。

假如哪天姜墨不得不和孟初染分开一段时间,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要被迫成为一位无法使用真意领域的完美结丹?

直白点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