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新稷焚冠,火语传灯(第1页)

赤叶如火,秋风如焰。

暮色低垂,黑泉南岸,万民簇拥于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下。

台上竖着一杆燃着长焰的火炬,火焰自青铜盏中蜿蜒升腾。

映出周遭稻浪起伏,光影斑驳如墨色洪涛。

那是第一盏“火塔之灯”——以地脉油息点燃,以姒纹铜盖遮风,以稷民信仰维系而立。

台下,四国使节、北境官员、宗正旧臣、赤米田民、姒族残脉……万目所聚,皆望向高台正中,立于烛火与夜色之间的那人。

宁凡披一袭素白新袍,鬓发被火光映成深金。其肩胛处,七星痣仍在缓缓浮动。

似火脉未熄残烬,却不再炽灼,而如静夜烛芯,收敛锋芒,化为温光。

他手中捧着一顶残损的金冕。

那是摄政旧制之冠,承载五代北王威权,却也沾满太庙血泪、黑油旧秽、权谋谎言。

此刻,宁凡一言未发,只静静看着那金冕的锈蚀缝隙,一如凝望逝去过往的每一道裂痕。

一缕风起,吹动祭台前堆积的赤叶。

“我,宁凡。”

他开口,声如沉钟,穿透万众寂静。

“自即日起,弃摄政王位,不受帝号,不继皇统。”

他举起那顶金冕,于烈焰之上,亲手投入。

金冕落火,铜饰崩裂,鎏金剥落,伴着火焰尖啸,化作一团漆黑浓烟,缓缓升向暮空。

此刻,无人言语。

只有风,卷起四方火种,汇向那即将被写入史册的一页。

宁凡转身,望向四国使节——来自西秦的枯面白衣者。

南楚的短须僧首、东黎的凤纹女官,以及曾为敌国的梁使军将。

“火种议会,今启。”

他从侍官手中接过一纸公函,高声宣读:

“《火种公约》共四条——”

“一,四国共签,火塔不得用于兵事,不得以油为战;”

“二,每境塔数不得过三十,超者以破禁论罪;”

“三,油田共绘归图,不得私炼,不得毒化水土;”

“四,火语者制度立,须由耕火两脉共选。”

语毕,身后铜铸巨印落于宣纸之上,音震如钟,尘封如碑。

众人低头,应声山呼。

火塔之下,赤米田中,百姓纷纷跪地,高呼:

“神火归田!”

“神火归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