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除夕守岁,53年春节的日偏食(感谢喜欢双角犀的高笠)(第1页)

经常在四九城过新年的朋友们都知道,老北京人是有守岁的传统的。

也就是说,从大年三十除夕夜晚上到正月初一是通宵不眠的。

全家围坐炉旁,点上油灯蜡烛,闲谈、游戏、包饺子、串门聊天,直至天明。这一夜被称为“熬年”,既是对旧岁的辞别,也寄托着对新年的祈福。

王建国和王老汉在厨房聊天的时候,秀芝陈凤霞则是在里屋包素馅饺子,其中一个饺子里还会包上一枚铜钱,谁要是吃到了那就意味着新年吉祥,大吉大利。

王翠翠则是拿上家里的火柴盒冲到大院外边跟小伙伴们燃放鞭炮,噼里啪啦作响,好不热闹。

心灵手巧的秀芝还扎了几个小红灯笼,点好后递给王翠翠以及她的小伙伴们。

大院外鞭炮和烟花的响声,不绝于耳,透过窗棂上的剪纸撒在王建国的脸上。

望着窗外的热闹的新年氛围,王建国竟然有一丝的迷离和沉醉。

这就是50年代的新年吗?真有年味!

换做是自己穿越之前,过年无非就是吃顿年夜饭,然后跟老婆孩子窝在客厅看电视、刷手机……

年味,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寡淡。

他也有尝试过改变这一切,比如说曾经计划拉着妻儿出去放烟花,可刚把烟花摆好,就被巡逻的警察和城管给没收了……

还好,自己穿越了,能够重新开始过上新的生活。

想到这,王建国回过神来,看着身旁抽烟的王老汉,门口的陈凤霞、秀芝,捂耳朵放鞭炮的王翠翠,嘴角上扬。

日子不求过得多么精彩,有个安稳的小家就很好。

时间过的很快,愣神之际。

四九城由近及远,传来了响声。

最近的红星第三轧钢厂为倒班工人鸣笛报时,滴滴滴,三长两短,汽笛声悠扬,方圆十里之内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大院外的街道,还有积极分子在敲打着五更梆子,也是两快一慢的节奏。

在没有钟表的大院里,时间在此刻竟然具象了起来。

王老汉用烟枪敲了敲地板,“凤霞,准备下饺子喽。”

“来啦。”

在外边看热闹的陈凤霞连忙进屋,老四九城人的过年的习俗便是在除夕夜前包好饺子,在新年笛声响时,下锅。

这也叫“祭灶”。

此刻,整个四合院人家们都在统一做着这个步骤,拿着饺子围坐在灶前,准备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