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喜字映秋光(第1页)

日子在蝉鸣聒噪和日渐浓郁的谷物香气中滑到初七。一场酣畅的夜雨洗刷了连日的闷热,天空湛蓝高远,阳光亮得晃眼。老王家院里却比伏天还火热——国梁哥明天要娶媳妇了!

大房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带着风。二伯娘李来睇看着直撇嘴,再想到那三百块换来的县里房契,眼里的火星子滋滋作响,背地里没少跟小荔妈张芳芳咬耳朵:“秋收完就得勒紧裤腰带喽!金宝以后可咋整?”张芳芳则用那惯常的凉飕飕调子回敬:“勒呗,谁让人家是长子长孙,命里带金呢。”眼神瞟向老太太空落落的手腕,意思不言自明。

二伯娘心里不得劲的说:“这嫁姑娘和娶媳妇可真不一样的待遇。”

县里的新房早拾掇好了。红砖墙透着新气,窗户敞亮,贴着鲜艳的红“囍”字。正屋墙上,崭新的毛主席像下面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新打的炕柜散发着木头和油漆的味道。大伯娘里外张罗,脸上喜气洋洋,新房里面小两口锅里的东西准备的全全的。

赵家送来的嫁妆在秋阳下格外精神:一对红双喜搪瓷脸盆、两个竹壳暖水瓶、四床厚薄适中的新被褥,大红大绿被面,棉花暄软。还有两套新衣裳,一套是新娘子赵红梅的,是件水红的的确良衬衫;另一套是国梁是白衬衫配蓝布裤。东西实用体面,堵住了看热闹的闲嘴。

老王家院里人声鼎沸。借来的桌椅板凳散放在树荫下。临时盘起的灶台火舌舔着大铁锅,锅里熬着猪油的浓香混着新麦粉的清香。请来的大厨“张勺头”满头大汗,吆喝着帮厨的媳妇们择豆角、刮土豆、洗刚从园子里摘下来的水灵黄瓜和西红柿。炖肉的浓香、新鲜蔬菜的清气混杂在雨后湿润的空气里。

二伯娘李来睇和小荔妈张芳芳在灶房忙活。李来睇“嚓嚓”地切着土豆块,嘴里不闲着:“哎呦喂,这阵仗!炖磨面,园子里的菜都薅秃了吧?咱家英子结婚,家里啥酒席没有。男方就简单两桌,没法比呀!你家小泽娶媳妇能有这排场?咱们也就梦里想想!”

小荔妈在一边掰着豆角,眼皮不抬:“排场?那是拿秋收的口粮堆出来的!三百块房钱不算,这吃食得糟践多少?人家是长子长孙,心尖肉呗。”两人眼神一碰,尽是心照不宣的酸涩。小荔被派去看着别让村里孩子进厨房捣乱,耳朵却竖着听她妈和二伯娘嘀咕。

支书王德贵踱步过来,看着忙碌景象,点点头,又特意叮嘱大伯:“有才,新事新办,明儿典礼向主席像鞠躬就行,旧礼数什么的别有,千万注意影响。”王有才忙不迭点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