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沉,天边被染成橙红色,给冰封的田野和覆雪的屋顶镀上了一层暖金。“突突突~~”的拖拉机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屯子里的宁静。孩子们耳朵尖,一下子就听到了,顿时兴奋地欢呼起来:“公社拉鱼的车来啦!”这声音在屯子上空回荡,满是期待与喜悦。
大人们听到动静,脸上也立刻浮现出兴高采烈的神情。要知道,拉完鱼后,屯子里的大家就能分鱼了,这可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儿。孩子们一边欢呼,一边像欢快的小鸟般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
这时,村长站了出来,声音洪亮地喊着大家伙儿:“都别乱!二队的,搭把手抬筐!三队的,接应装车!麻溜儿的!” 沉重的鱼筐被合力抬起,重重地放在地上的大秤上面。秤砣在秤杆上“哗啦哗啦”来回滑动,寻找着平衡点。
小荔的大伯,王会计,裹着厚厚的棉袄,鼻尖冻得通红,却一丝不苟地盯着大秤,嘴里清晰地报着数字:“一百三十七斤——高!”然后认真地记在本子上。
其他人则默契地配合着,将称好的鱼筐往拖拉机上装。冻得硬邦邦的鱼挤在一起,鳞片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碎金般的光泽,仿佛也在为这场热闹的场景添彩。
村民们分工明确,装鱼的、抬筐的、递工具的,大家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欢声笑语伴随着鱼筐碰撞时发出的“哐当”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乐章,在这片即将迎来丰收喜悦的土地上久久回荡。
公社拖拉机被满满当当装上鱼,承载着众人的喜悦,“突突突~~”地缓缓驶离王家屯。村长拍了拍身上的鱼鳞碎屑,清了清嗓子,双手拢在嘴边,提高音量喊道:“大伙儿安静下,开始按户分鱼啦!都排好队,别乱!到王会计那登记。”
一旁的王会计早已摆好桌椅,端坐在那里,面前摊开本子,手握铅笔,认真 统计重量。村民们有序排着队,眼神中满是期待,时不时探头看向那一堆鲜鱼。
分鱼的规矩早已深入人心:每户先领一条大鱼、五条小鱼,定下基调,剩下的再按人口斤数细分。若有富余,便论斤两花钱购买。小荔妈站在队伍里,不时向鱼堆张望。轮到她时,她快步朝地着一条特别大的鲤鱼走去,精准地抓住硬邦邦的鱼尾巴,嘴里还念叨着:“这条好,炖着肯定香。”紧接着,又精挑细选了几条白鲢鱼。
王会计抬眼看了看自己这位弟妹,那条格外扎眼的大鲤鱼和五条明显超出平均水准的白鲢鱼,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终究没说什么。他示意小荔妈把鱼装进自家带来的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