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很冷清,没有顾客办理存取钱业务。柜台里几个职员正轻松地闲聊着午饭吃什么。一位身材发福的中年妇女抬眼瞧见来人,脸上堆起笑容:“呀!小敏,你咋中午过来了?”
张晓敏熟络地应道:“三姨,我把单位的钱存进去。”她有些不好意思,“昨天的收入刚整理好。”说着,将一沓钱递进小窗口。
三姨深知自己这外甥女在细致活上有些马虎,一边接过钱一边宽慰:“这有啥着急的,慢慢干呗!下午一起存也一样。”
她嘴上说着,手上却麻利得很。纸币在她指间翻飞,点数、核对、登记,所有工序纯靠手工完成,最后“咔咔咔”几声,银行的公章和经办人的私章稳稳落下。
她站起身,目光越过张晓敏,落在窗外的王小荔身上,立刻笑了:“你就是小敏的新同事,王会计吧?真是个俊俏姑娘!小敏在家可没少提起你,夸你聪明,学东西快,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了。”
王小荔也露出得体的笑容:“阿姨您好,我叫王小荔,叫我小荔就行。您太客气了,我哪有小敏说的那么厉害。”
三姨打量着眼前这个年纪不大、却透着股沉稳劲儿、说话不卑不亢的姑娘,心里是真喜欢。再看看自家这个有点迷糊的外甥女,不由暗自叹了口气:哎,人家姑娘确实更机灵通透些。
张晓敏接过三姨递来的存款回执,仔细看了看上面的金额和印章,又顺手递给王小荔。王小荔扫了一眼,确认金额无误、公章齐全,便收进了自己的包里。
“三姨,那我们走啦!”
“哎,慢点啊!”
两人并肩走出银行。午后的阳光有些晃眼,王小荔心里默默感慨:这县城的关系网真是盘根错节,走到哪儿都能碰上熟人。像张晓敏家这样扎根多年的坐地户,拥有的这种无形资源,确实不是她这样的外来户能比的。
看看表,离下班还有段时间,两人还是规规矩矩地回了办公室。一人拿起一张报纸,在相对闭塞的年代,看报纸是了解国家政策和外界动态的重要窗口。
而小荔妈从县城回到王家屯子,就迫不及待的把在县城看到小荔大姑家的热闹事儿添油加醋地说给家里人听。两个妯娌听得眉开眼笑,一脸的幸灾乐祸。唯有老太太听完,急得直拍大腿:“这可咋整?万一女婿真不学好,凤琴可咋办?”
小荔爸在一旁劝道:“妈,您甭急。我看不能是真事。要真有那档子事儿,早就挂上牌子游街示众了,还能悄没声儿的?”
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