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屯子里的一天过得轻松惬意,清晨薄雾中的菜畦,远处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山峦……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让人心胸开阔,对生活也生出更多的热爱与满足。
回程的路上小荔一家三口,望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眼里都带着一丝眷恋与不舍。只有坐在一旁的大伯娘,心思全然不在此处,她双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眼神飘忽,一颗心早已飞到了县城里怀孕的儿媳妇身上。
“你们这些在城里住惯了的,就是矫情!”大伯娘忍不住念叨,打破了车厢的沉默,“以前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日子,有啥好想的?还不是现在日子过舒坦了,忘了苦是啥滋味!”她语气里带着过来人的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小荔妈笑了笑,没反驳。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了,县城的生活便利安稳。但内心深处,那份对小小屯子的归属感,是县城的红砖房和柏油路无法替代的。那是根植于血脉的安心,是灵魂的归处。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诗词歌赋都在抒发同一个主题——思乡。
回到县城的节奏总是快些。周一一大早,小荔刚踏进邮局大门,还没放下包,就被田主任叫住了。
“王小荔同志,来得正好!”田主任手里拿着张通知,“今天上午八点半,县政府组织思想教育大会,要求各单位派代表参加。左秋生同志家里孩子病了,临时请假,你代表咱们局去一趟!抓紧时间,别迟到!”
小荔一愣:“思想教育大会?田主任,我……”
“快去!这是政治任务!”田主任不容分说地把通知塞给她,“带上本和笔,认真学习,回来还要传达精神!会议八点半开始,在县政府大会议室!”
小荔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七点五十了!她赶紧冲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翻出笔记本和钢笔塞进挎包,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匆匆忙忙地往县政府方向赶去。
县政府大院门口人不少,各单位、工厂的代表们正排着队签到。小荔排到跟前,看到签到表上密密麻麻的单位名称和参会人员名单——机械厂来了五人,面粉厂来了四人,粮库来了三人……每个名字后面都代表着一个庞大的集体。
她找到“冰城县邮政局”那一栏,写下“王小荔”三个字,显得孤零零的。
她心里微微叹了口气,随着人流走进庄严肃穆的大会议室。
会议室里宽敞明亮,主席台上方贴着鲜红的标语。前排的位置早已被各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坐满,交谈声嗡嗡作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