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老娘去世(上)(第1页)

秋风吹过老槐树的枝丫,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无数细小的手在轻轻拍打。

我站在母亲的灵堂前,看着黑白照片里她慈祥的笑容,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

照片下方,两盏长明灯微弱地摇曳着,投下忽长忽短的影子。

香炉里的三炷香已经燃了一半,袅袅青烟在空气中画出曲折的轨迹,最后消散在秋日的凉意里。

"娘最喜欢这个季节。"大姐站在我身旁,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她说秋天的风最干净。"

我点点头,视线模糊起来。去年此时,我们刚刚送走七姐,母亲站在七姐的坟前,白发被风吹得凌乱,她固执地不肯离开,直到双腿失去知觉。

那时她的小脑萎缩已经很明显了,医生说过她剩下的时间不多,但谁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灵堂外,全家正和前来吊唁的亲戚们低声交谈。谈论着八十六岁的老人,背比去年更驼了,像是一夜之间被抽走了脊梁。

厨房里飘来炖肉的香气,几个远房姑姑在准备招待客人的饭菜。

锅铲碰撞的声音、水龙头的流水声、压低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奇异的日常感,仿佛死亡只是生活的一个插曲。

但我知道,对我们家来说,这插曲太过沉重——短短一年间,七姐和母亲相继离去,留下的是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

"小八,去给妈换炷香吧。"大姐推了推我的胳膊,递来三根新香。

我接过来,在长明灯上点燃,看着火星一点点吞噬香柱,最后变成暗红色的光点。

插香时,我的手抖得厉害,香灰落在手背上,烫出一个小小的红点,却感觉不到疼。

母亲最后的日子是在床上度过的。小脑萎缩到了后期,她已经认不出任何人,包括大舅、小舅和小姨。但奇怪的是,她始终记得七姐。

夜深人静时,她会突然坐起来,对着空气说:"小七啊,把毛衣穿上,外面冷。"然后自顾自地笑起来,那笑容纯净得像个孩子。

七姐是母亲将近四十岁时生的老来女,比我大两岁,是家里最活泼的一个。

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和永远翘着的嘴角,即使生病也保持着那种让人心疼的乐观。

胃癌病带走她时,她才五十二岁。

我记得七姐走的那天,母亲趴在病床上,哭得撕心裂肺,白发和黑发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更悲伤。

"奶奶最后说什么了吗?"七姐的孙女不知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