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胤率领三万多义军从府谷渡河到河曲后,加上早些日子就来山西的刘处直和高迎祥两营,农民军东路军正式形成。王嘉胤和老回回他们吸收了山西本地土贼后,东路军有接近七万的可战之兵了。虽说战力不及官军十分之一,可那是在陕西。到了山西,除了宣大以外,对于其它明军来说那都不是轻松能解决的。
从府谷过来的的义军们知道晋北挨着大同那边容易碰到强兵,所以选择了和刘处直、高迎祥一样的位置发展。在渡河后一路南下来到平阳府。高迎祥在石楼、永和、蒲县、隰州活动。
刘处直在吉州、河津、稷山、绛州一带活动。而王嘉胤部包括老回回、曹操、上天猴在二月初来到山西后,直接跨南北上千里从河曲到平阳府蒲州、解州、临晋一带。
平阳府一带真可以说的乱成一锅粥了。王嘉胤带着一大群掌盘子在蒲州抢掠士绅,甚至还带着人假装围攻平阳府,吓得平阳知府李时兴一日三惊。
这些都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高迎祥活动的永和县,那边有个永和王是晋王一系的郡王。高迎祥虽然暂时没打算杀猪吃肉,但永和王确实被吓坏了,向平阳府请求增援,向京师求增援。
虽然永和王和崇祯皇帝已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可毕竟是姓朱,太祖皇帝的后代。因为小时候爹不疼娘死的早爷爷也不爱,所以崇祯很珍视亲情,是一个讲亲亲之谊的人。听到永和王哭诉上万流寇天天在他藩封地劫夺王庄和士绅后,怒不可遏。
紫禁城内,乾清宫的烛火彻夜未熄。崇祯皇帝将奏疏狠狠摔在地上:"岂有此理,谁能告诉我,陕西流寇为何全跑到山西去了?"
刘广生和杜文焕明明说的是已将流寇大部分人消灭在了府谷,那山西的流寇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兵部尚书梁廷栋跪伏于地:"陛下,山西按察使杜乔林弹劾陕西巡抚刘广生故意撤除黄河防务,纵贼东窜..."
"杨鹤呢?他这个三边总督是怎么当的?"崇祯脸色铁青,"传旨念在刘广生以前剿贼有功此番过错罚俸一年,杨鹤戴罪剿贼!还有洪承畴接任延绥巡抚已经一个月了怎么还没有作为,另外山西官军务必把流寇堵在山西别让他们跑到京畿了,这东虏还没退走呢。"
退朝后,周延儒悄悄拦住梁廷栋:"梁部堂,杜乔林这奏折来得蹊跷啊。山西官绅对流寇入山西恐慌不已,此番怕是要借题发挥..."
梁廷栋说道:"玉绳明鉴。陛下正在气头上,我们最好不要再招惹他,但我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