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袭击孔府祭礼大典(第1页)

崇祯五年三月初五寅时三刻,曲阜城还笼罩在青灰色的晨雾中,孔府中门却已大开。

孔家的祭礼不止是祭拜孔子,还有孔家的前六十四代先祖,都有各自的祭日,孔府一年到头的大事就是各种祭礼,这也是孔子那会传下来的,孔子本人就是那种特别喜欢各种祭祀仪典的人。

三百名孔府家丁手持松明火把,从棂星门一直排到孔庙大成殿,火光在雾气中连成一条蜿蜒的火龙。

孔府内外,上千名仆役穿梭不息,有的捧着青铜簋、玉琮等礼器,有的抬着整牛、全羊、太牢三牲,更多的则是捧着先祖牌位——从"至圣先师孔子"到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六十五块鎏金牌位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光。

书房内,孔子第六十五代孙,衍圣公孔胤植正对着一面铜镜,由四名侍女伺候着穿戴祭服。他今年四十八岁,面皮白净,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唯独眼角的皱纹和发黑的眼圈透露出这位圣人后裔长久以来的纵欲过度。

"今日祭典,各处都安排妥当了?"孔胤植抬起双臂,任由侍女为他系上御赐的九章蟒袍玉带,声音低沉。

“我听说从陕西流窜过来一支流寇,他们会不会趁着祭祀大典做出什么不忍言之事。”


"回公爷的话,"孔贞运额头见汗,"衍圣公府中三千私兵已调集两千人护卫祭坛,其中一百骑兵由胤模老爷亲自统领。曲阜四门加派了弓弩手,城头还架了弗朗炮,一般的贼寇肯定是拿我们没办法的。"

孔胤植冷哼一声:"徐鸿儒乱后,朝廷不是拨了三万两银子让孔府修缮城墙吗?你怎么没信心还一般的贼寇,你怎么不说二般呢?"

孔贞运扑通跪下:"公爷明鉴!实在是陕西流寇来得突然,我们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他们的位置,听说全部都是骑贼。"

"够了。"孔胤植一摆手,侍女立刻捧来七梁冠为他戴上。

冠冕上七道玉衡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他想起北京城里那位崇祯皇帝会不会和他一样此时正在担忧流寇的事。

去年朝觐时,皇帝还夸孔府"诗礼传家",现在流寇都杀到曲阜了,一个不小心诗礼传家就变成了天街踏尽公卿骨了。

罢了横竖是一些贼寇,他们不敢对我们孔家怎么样的,如果得罪了我们纵使贼寇坐了天下也不长久的。

出发吧,别耽误了吉时。

"起驾!"随着执事一声长喝,孔府中门洞开。

七十二名乐工奏起《咸和之曲》,孔胤植乘着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