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凝视着王至诚,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时期的老友,竟能如此清晰地提及他的乳名,这让他心中一震。
回想起当年与王至诚一起读书、练武的日子,那段岁月虽然远去,却依然在张学良的心底留有余温。他继续追问:“你应该了解我们的祖籍。”
张作霖的祖籍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关于他来自河北还是山东的说法层出不穷。张学良想通过讨论祖籍,不过是进一步了解我的立场。王至诚想到这里,理直气壮地说道:“《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上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然而,‘其先为直隶人’未免过于简单。”
张学良心中一动,继续倾听。
王至诚解释道:“河北省今年才更名,原本名为直隶省,而大城县、高阳、河间三说共存,因此更准确地说,张大帅应该是‘其先为直隶大城县人’。根据《大城县志》的记载,大帅祖籍其实在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冯庄,直奉大战期间,大帅曾返乡认祖。”
我家祖籍是在河北省大城县,张学良点头称是,又问:“为何碑文中删去了‘大城县’这三字?”
“如有冒犯,还请您见谅。”王至诚认真地翻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说道:“上面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
张学良心中一阵隐痛,想起自己父亲曾回过山东老家,但由于族中长辈的反对,他并未能归宗。王至诚毫不避讳地说:“我祖父的观点是,张大帅的祖籍地是山东省临朐县,因此他得以受到张宗昌、滕殿英等掖县老乡的提拔。张大帅对回乡认祖心存遗憾,或许是因为年轻时曾当过‘胡子’……”
“请你放尊重一些!”张学良怒意顿生,目光如炬,透着强烈的不满。他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向来容忍,但对任何对家父的轻慢绝不允许。若不是考虑到靖尧和爷爷的情面,他早已将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至诚关了再说。
感受到张学良的压迫,王至诚显得有些紧张,思考片刻后,跟在张学良的左边,说道:“临朐县别称骈邑,沂山北麓,南与沂水、沂源县接壤。民国初年,废府设道,临朐县属胶东道。民国十七年又废道归鲁,张大帅之先祖张永贵奔往东北,从事农业开垦。到其祖父张发时,农耕时期称为‘素封’。”
张学良听得入神,王至诚的叙述让他对家族历史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