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背起书画包走进隔壁的一个办公室,里面空无一人。画轴还未打开,而心潮澎湃,这绝对不是潘兰珍的作品。忽然想起在日本东北大学附近的小木屋,难道送他《兰亭序》的人让他梦魂牵绕要找的人就是陈仲甫?
王至诚把门关好,拿出鉴别情报的几种方法,然而没有发现字里行间隐藏着的任何秘密,就是一幅普通的《兰亭序》临摹。
王至诚很失望地走了回去,“大家来看!”张景城拿一份册页站了起来。这份册页是本次邀请展的唯一一份,署名令人惊叹,是杨开慧的作品,不过落款是1920年。
王至诚看过,和大家一起诵读:“天阴起溯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田园用甜美幽怨的声音诵读:“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王至诚诵起1921年毛先生的《虞美人.枕上》,从书法角度评价:“杨开慧运用娟秀平缓的小行楷书写,整体作品淡定从容,气韵流畅,章法和布白恰到好处,其书卷味竟然与声名鹊起的鲁迅笔迹有着某种暗合。归纳一句话:清秀如同行云流水。”
店小二问:“她不是在监狱吗?怎么搞到她的作品?而且是九年前的。”
“这是她的好友李一纯推荐的。还有李一纯、李立三、蔡和森的书法作品,也带过来了。”张景城说着去找他们的书法。
谈起李一纯,王至诚向大家介绍:“李一纯经历了三次令人惊叹的婚姻:1918年,20岁的她与杨开慧的胞弟杨开智在北京结为夫妇,两年后生下女儿杨展。1922年,李立三来京暂住湖南同乡杨开智的家中。次年,李立三启程回湘,杨开智让妻子跟随李立三先回长沙老家。不料途中二人擦出爱情的火花,李一纯干脆跟李立三到了江西,给杨开智安排了七妹李崇德做了妻子。李一纯跟李立三生下李人俊,跟随到了莫斯科,照顾刚与向警予分手又正卧病在床的蔡和森。一年后李一纯与蔡和森走进了婚姻殿堂。”
田园望着王至诚开着玩笑,问道:“当李一纯遇到王老师,这第三次婚姻又会怎样呢?”
田园何止是开玩笑,她在试探王至诚:“我羡慕李一纯有一个较为宽松、开明的家庭教育,更羡慕她挣脱一切束缚、拥抱新思想的强烈愿望和勇气。”
王至诚望着田园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再一次提醒她:“李一纯丢掉的是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