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故宫谍影:往昔与未来的交错(第1页)

炙热的阳光缓缓西移,王至诚的笔墨纸砚在光芒中闪烁,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王至诚的双手轻轻抚摸着那一方方墨迹,仿佛能感受到其中隐藏的故事。

“至诚,请帮个忙。”马衡的声音从附近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王至诚回过神来,看到马衡挥手示意他收拾写字的家什。

等二人收拾好,王至诚背着书画包,跟在马衡身后,走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间屋子。

这间房子对王至诚来说充满了回忆。1912年和1914年,他曾多次光顾此地,摆设依旧如旧,唯独换了主人。前些年,偶尔有朋友和亲戚来访,他便在此接待,比如杨守敬就曾在这里暂住。

“自从易先生主事,所有朋友和亲戚都不能再留宿。”马衡一边说着,一边从厨房端来一盘酒菜,香气四溢。

两人坐下,酒杯相碰,氤氲的酒香中夹杂着故宫的古老气息,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了易培基。

“1925年,我再次来到故宫博物院,希望能见到我的父母在这里谋个一官半职。”王至诚回忆道,眼中闪烁着一丝怀念,“当时接待我的正是易培基。他告诉我父母的工作是流动的,主要负责搜集民间文物。他希望我志向高远,积累一些地方的工作经验后再回到故宫。”

“你最终还是拒绝了易先生,去了日本。”马衡轻声说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还没呢。当时我和同学李苦禅接到了新任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的邀请,但我内心纠结,毕竟对祖国书画艺术的关心没有减少。”王至诚的声音中透着几分无奈。

马衡点点头,沉吟片刻后继续说道:“1925年秋,易培基与清室善后委员会同仁们制定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并开始筹款维修故宫。开放那天,乾清门前广场的人潮如涌,交通瘫痪,人人争相想一睹故宫的风采。”

“临时董事会、临时理事会的成立也是在那时。”王至诚补充道,眼中流露出对往事的回忆。

“临时董事会由21人组成,包括严修、蔡元培等。”马衡继续叙述,神情渐趋凝重,“而你的父亲王光亭则化名参与了临时理事会,负责具体执行全院事务,组织文物整理,开展展览,发布刊物。”

“当时我在日本留学,看到博物院的通告,心中最担心的就是特务的入侵。”王至诚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仍对那段历史心有余悸。

“易先生的严密安排让盗贼无计可施。”马衡笑道,然而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