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婚(第1页)

永隆二年·长安夏夜

暑气未消的夜风裹着槐花香掠过太平坊,却被漫天火炬烧得发烫。张起灵立在侯府朱漆门前,望着眼前蜿蜒如火龙的婚队——琉璃车盖在火光下流转七彩,百匹披红挂彩的骏马踏过青石板,蹄声混着丝竹鼓吹,将夜空震得发亮。最前头的火炬阵足有两丈高,槐树枝叶被烤得“滋滋”作响,焦香混着脂粉气扑面而来,竟比辽东战场的硝烟更盛。

“这般阵仗,倒像是把半个长安的灯火都搬上了街。”他指尖敲了敲腰间的刀,面具下的唇角泛起淡淡笑意——想起半月前太平公主在丹凤殿叉腰说“婚车要照亮每一片瓦当”,此刻倒真应了这话。身后忽然传来咳咳声,熟悉的声音,不用回头便知是袁天罡来了。

“徒儿在这儿叹什么气?莫不是怕日后太平坊的热闹,扰了你的卦象清静?”袁天罡的声音裹着几分戏谑,紫薇剑鞘戳了戳他后背,“当年你在辽东顶着箭雨算方位时,可没见这般瞻前顾后。”张起灵转身作揖,见师父银发在火光下泛着柔光,袖中还攥着半卷《五行相书》——正是当年亲授他风水术的那本旧物。

“师父说笑了。”他望着远处被火炬映红的天空,忽然想起李治宣他进宫时说的“太平这丫头,就爱闹些大动静”,“只是这‘燎炬枯槐’的架势,怕是连槐树精都要躲三千里。”袁天罡忽然笑了,指尖翻开书页,露出页角他当年画的八卦批注:“枯槐虽焦,却留得根脉——就像你这麒麟侯府,夹在太平坊的热闹里,反倒成了‘闹中取静’的卦眼。”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小厮的笑闹声:“侯爷!陛下让人传话,说等公主成婚后,定要你进宫陪他喝三坛西域葡萄酒!”张起灵闻言一滞,面具下的耳尖微微发烫——李治总爱拿他不胜酒力打趣,偏生太平公主还跟着凑趣,前日竟往侯府送了十坛“醉流霞”,说是“提前备着贺喜”。

袁天罡见状,紫薇剑挂在身上,转身便往巷口走:“别愣着了,跟我去洛阳。”“去洛阳?”张起灵挑眉跟上,靴底碾过被火炬烤热的青砖,“师父莫不是又算到了什么?”袁天罡忽然停步,指着夜空中的北斗星,衣角被风吹得扬起:“李兄托我带话,说你小子总躲着喝酒,不如去洛阳替他瞧瞧含嘉仓的风水——顺便躲躲太平坊的‘热闹’,省得被那丫头抓去当‘婚车监工’。”

两人并肩走过街角,火炬的光在他们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张起灵望着袁天罡手中晃动的卦铃,忽然想起多年前在终南山学艺时,师父教他“卦象随人心而动”——此刻长安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