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眨了下着眼睛,像是突然反应过来,“那意思,刚才王哥不是夸我俩?”
“没事,”江宁拍拍他的肩,凑近小声说:“大部分农机,咱俩都会修,有我在怕什么。”
顿了顿,确认旁边没人偷听,声音更小了:“在这,咱俩的技术不说数一数二,中上水平那是肯定的,不要怂。”
他又不傻,才不干那种莫欺少年穷,打脸的戏码,少年是不穷,但也需要低调。
方荣被他的自信感染,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我也这样觉得的。”心里算是轻松了不少。
正说着,三位穿着崭新工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神情严肃地站上讲台前,示意大家安静。
眉宇间自带威严的那位,大概四十多岁,目光扫视全场,声音洪亮:“同志们好,我是哈市农机厂维修部主任,姓周。这次培训由我们厂和省农机所联合举办。”
他侧过身介绍身旁的两人:“这位是哈市农机厂的高级维修工程师张工,”戴眼镜的男人微微点头。
“这位是省农机所的王研究员。”提着保温杯的中年人笑容温和,朝大家抬了下手。
“这两位就是本次给大家培训的老师。”接着给大家强调了下纪律,培训时间和上班差不多,就早上八点半才开始,严禁迟到早退!
最重要的是,培训一共五天,周六要做结业考试,如果不合格,一律不予发放结业证书!
说完这些,周主任又补充了几句,便将讲台留给二人,转身大步离开了。
那位王研究员始终捧着保温杯,扫了眼下面的空位,慢悠悠地走到他们前排空处坐了下来。
张工则双手撑在讲台上:“这次培训主要两个内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东方红-75”几个大字,
“第一个,新引进的东方红-75型拖拉机即将在全省推广。这几天重点学习它的结构原理、常见故障诊断、专用的工具使用和配件编码。”
“第二个,针对丰收-2号播种机和北大荒-3号收割机出现的普遍性质量缺陷。已制定了具体维修方案,以后大家都按这套方案执行。”
后面,江宁和方荣都在埋头记着笔记。
他其实一点都不想记,这些内容听一遍就记住了,但周围人都在记,也不好太另类。
这越写越是心烦,有些基础的内容翻来覆去地讲,实在没什么好记的。
最后索性听到什么,就记什么,还跟对方比起速度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