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分手(第1页)

达拉回来时,看见安跟静旅游已经回来了特别开心,然后又出去买了一道菜泰式凉拌猪肉碎,这是附近一家店铺的特色菜,静跟安都喜欢吃。

所以没过几分钟,达拉风风火火地提着新买来的菜回到家,一进门就兴奋地喊道:“静,我又加了个菜,今晚咱们好好聚聚!”

静看了妈妈买的她爱吃的菜,开心的笑着说:“今晚的晚餐还挺丰富,我晚上可是要多吃点儿”

不一会儿,诗丽姐也到了,一屋子瞬间热闹起来。大家围坐在饭桌旁,达拉一边给大家夹菜,一边叽叽喳喳地问安和静旅游的事儿。

安绘声绘色地讲着旅途中遇到的趣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静则时不时补充一些细节,还分享了很多当地的美景和美食。诗丽姐在一旁听得入神,直说自己要是年轻也想去。

饭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继续悠闲地闲聊着。达拉突然想起了阿南,便转头对诗丽姐说:“诗丽姐,阿南这孩子最近过得怎么样啊?工作会不会太累呀?要是觉得累了,就多休息休息,别太拼命了,慢慢来,不着急的。”

达拉对她这个外甥一直都很关心。阿南是在曼谷上的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他可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呢,这让达拉和诗丽姐都感到非常骄傲。

然而,由于达拉和诗丽姐对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并不了解,所以当初孩子报专业的时候,完全是由阿南自己做的决定。他们原本以为,阿南毕业后可以在大公司里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毕竟,她们家并没有什么人脉关系。即使达拉舍下脸面去请求安的父亲帮忙,也因为专业不对口,而且安的父亲所在的普吉地区并不适合从事日化行业,所以最终也没能帮上什么忙。

安的父亲家族经营着一家日化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洗衣粉、洗手液、洗衣液、沐浴露、洗发水、香皂以及肥皂等产品。而普吉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显然不太适合开展这类业务。

因此,早在八九十年代,安的父亲就开始在普吉投资旅游、医疗美容和房产等领域,虽然投资规模不大,但也算是开拓了新的盈利渠道。

毕业后,阿南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照顾家人,他打算在普吉寻找一份工作。然而,现实却并不如他所愿,找工作并非易事。尽管普吉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前往曼谷谋求发展,因为那里充满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大上学时,阿南曾与一位初中同学相遇,交往过一段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