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真对华夏高档酒店市场的逆向布局分析,张伟豪不由点点头,笑着开口:“看来李会长对咱们的合作,是真的很有信心。”
“毕竟我们双方都有扎实的基础,合作起来事半功倍。”
李真放下茶杯,“最早我接手新罗酒店时,条件比现在差多了。
当时酒店入住率不到 40%,设施陈旧,连核心客户群体都没摸准。
既然当年那样的烂摊子都能盘活,现在有铸梦的资本、张会长的本土资源,再加上我们的管理经验,没道理做不成。”
这话瞬间勾起了张伟豪的兴趣。上一世他就听过李真 “妙手回春” 的传闻。
把濒临倒闭的新罗酒店,硬生生做成了高丽顶尖的高端酒店品牌,只是没机会了解具体细节。
如今正主就在眼前,他自然不愿错过请教的机会,身体微微前倾:“李会长当年到底是怎么把新罗酒店经营得这么成功的?
我一直很好奇,还请您多讲讲。”
李真闻言,眼底闪过一丝自豪,端起茶杯浅酌一口,缓缓道来:“做任何生意,首先得看透它的底层逻辑。
酒店的核心不是‘卖房间’,而是‘卖体验’。
我刚接手新罗时,第一步就是重新定位:放弃之前‘大众商务 + 低端度假’的模糊路线,彻底聚焦高端市场,
一边闭店做全面翻新,把客房、宴会厅、休闲区都升级成轻奢风格,一边精准瞄准两类客群:
一是跨国企业的高管商务出行,二是追求品质的高端度假游客。”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光有硬件还不够,得有更多吸引人的地方。
我当时找了高丽几大娱乐公司合作,把新罗打造成‘明星常驻地’。
只要入住,大概率能在酒店大堂、餐厅偶遇顶级爱豆或演员,这一下子就抓住了粉丝经济的流量;
同时又跟 LV 集团谈成了免税业务合作,在酒店里设了高端免税专柜,客人住店之余还能直接买奢侈品,不用再跑机场,吸引力自然就上来了。”
“但最关键的,还是‘极致的服务’。” 李真的语气变得格外认真,“我们给每一位入住的客人都建了专属档案。
比如客人喜欢靠窗的房间、喝咖啡要加两勺糖、对荞麦枕头过敏,这些细节都会记下来。
下次客人再来,不用开口,我们就能提前备好他习惯的一切。
就是靠这份‘宾至如归’,新罗的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