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带着兵杀到先零部落的地盘。这些羌人长期聚在一起,早就松懈了,远远看见汉军大部队,慌忙扔下辎重,想渡过湟水逃命,但道路狭窄难行。赵充国不紧不慢地率军追击,有人急了:“这时候不赶紧抢战利品,走这么慢干啥?”赵充国淡定表示:“这是被逼到绝路的敌人,不能把他们逼急了。慢慢追,他们只顾逃命;逼急了,说不定回头拼命。”手下将领一听,直呼“大佬说得对”。这一战,羌人淹死几百,投降和被斩首的有五百多,汉军缴获马、牛、羊十几万头,战车四千多辆。
部队到了罕羌地盘,赵充国下令:不准烧村子,不准在田里放牧。罕羌人一听,高兴坏了:“汉军果然不打我们!”部落首领靡忘派人传话:“我们想回到原来的地方。”赵充国把这事报告给朝廷,还没等回复,靡忘直接亲自来投降,赵充国好吃好喝招待,又把他送回去劝族人归降。护军及以下官员急得跳脚:“这是反叛分子,怎么能随便放回去?”赵充国怒怼:“你们就知道按规矩办事保自己,根本不为国家考虑!”话还没说完,朝廷诏书到了,同意按赎罪处理靡忘。后来罕羌果然没费一兵一卒就投降了。
这时,皇上命令破羌将军、强弩将军到指定地点,十二月和赵充国会合,一起攻打先零。当时已经有一万多羌人投降,赵充国判断羌人必败,打算撤掉骑兵,用屯田的方式拖垮他们。奏疏还没送出去,就收到了朝廷让进兵的诏书。赵充国的儿子、中郎将赵卬慌了,赶紧找人劝老爹:“要是出兵吃了败仗,丢了国家的脸,您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说得过去。但现在不过是策略之争,何必硬刚?万一惹得皇上不高兴,派使者来问罪,您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管国家?”赵充国气得不行:“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当初要是听我的,羌人能闹到今天?之前让推荐去处理羌人的人选,我推荐了辛武贤;丞相御史却提议派义渠安国,结果把事情搞砸了。金城、湟中粮食八钱一斛,我建议买三百万斛谷,羌人肯定不敢乱动;耿中丞只买了四十万斛,义渠安国两次出使又浪费了一半。错过这两次机会,羌人才敢造反。现在战事久拖不决,要是其他少数民族趁机闹事,后果不堪设想,羌人这点事只是个开始!我就算拼了老命,也要把正确的意见告诉皇上!”
于是,赵充国上书提出屯田计划:“我带的这么多士兵、马匹,粮草消耗巨大,长期下去不是办法,万一再生变故,就是皇上的心头大患,这可不是一开始就谋划好的必胜策略。羌人用计就能瓦解,硬打反而难办。我观察临羌到浩亹这一片,羌人原来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