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汉纪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第1页)

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

春天正月,宣帝立皇子刘嚣为定陶王。

宣帝下诏大赦天下,把百姓的赋税减少三十钱。

珠厓郡发生叛乱。夏天四月,朝廷派遣护军都尉张禄带兵前去平叛。

杜延年因为年老多病而被免职。五月己丑日,廷尉于定国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秋天九月,宣帝立皇子刘宇为东平王。

冬天十二月,宣帝前往萯阳宫和属玉观。

这一年,营平壮武侯赵充国去世。在此之前,赵充国因年老请求退休,宣帝赐给他安车、驷马和黄金,让他辞官回家。此后,朝廷每当有关于四方夷狄的重大决策时,常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他计策。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到五原塞,表示愿意献上本国珍宝,在甘露三年正月来长安朝见。宣帝下诏让有关部门商议接待的礼仪。丞相和御史说:“按照圣王的制度,先以京师为重,然后是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最后才是四方夷狄。匈奴单于前来朝贺,他的礼仪应该和诸侯王一样,位次排在诸侯王之后。”太子太傅萧望之则认为:“单于不属于我们的正统管辖范围,所以应视为敌国,应该用不把他当臣子的礼仪对待,让他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外夷前来叩头表示臣服,中原王朝谦让而不把他们当臣子看待,这就是笼络他们的情义,也是谦逊带来的福气。《尚书》说:‘戎狄处于荒服之地’,意思是他们前来归服没有规律。如果匈奴后代突然像鸟兽一样逃窜隐藏,不来朝见进贡,也不算背叛的臣子,这才是长远的策略。”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下诏说:“匈奴单于自称北方藩属,前来朝见行正朔之礼。我德行不足,不能广泛地庇护。就用客礼对待他,让单于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朝拜谒见时自称臣子但不称名字。”

荀悦评论说:按照《春秋》的大义,王者没有内外之分,是想统一天下。戎狄居住的地方路途遥远,人迹罕至,所以历法和礼教推行不到那里,这不是要尊崇他们,而是形势使然。《诗经》说:“从那氐族、羌族,没人敢不来朝见天子。”所以偏远地区的君主必须向天子进贡。如果不履行进贡的职责,就会受到责备和号令,不能把他们当作敌国看待。萧望之想以不把单于当臣子的礼仪对待,让他位居王公之上,超越了应有的法度,破坏了正常的秩序,扰乱了天理,这不符合礼仪!如果是出于权宜之计,那就另当别论了。

宣帝下诏派车骑都尉韩昌去迎接单于,征发沿途七个郡的二千骑兵,在道路上列队为单于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