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五,从公元146年(丙戌年)到公元156年(丙申年),一共十一年。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丙戌年)
夏天四月庚辰日,朝廷下令各个郡、国举荐通晓儒家经典的人到太学,从大将军往下,官员们都要送自己的儿子去太学学习。学习期满后进行考核测试,根据成绩授予不同官职。此外,俸禄千石、六百石的官员,四府的属官,三署的郎官,以及四姓小侯中那些早就精通经典的人,让他们各自按照家传的学术方法学习,成绩优秀的上报姓名,按照顺序给予赏赐和提拔。从这时候起,去太学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了三万多人。
五月庚寅日,把乐安王刘鸿改封为渤海王。
海水泛滥,淹没了很多百姓的房屋。
六月丁巳日,大赦天下。
孝质皇帝从小就聪明伶俐,有一次在朝会的时候,他看着梁冀说:“这就是跋扈将军啊!”梁冀听到后,对孝质皇帝痛恨不已。闰六月甲申日,梁冀指使身边的人在煮饼里下毒,拿给孝质皇帝吃。孝质皇帝吃了之后痛苦烦闷得厉害,赶紧让人去召太尉李固来。李固进来后,问皇帝是怎么生病的。孝质皇帝还能说话,就说:“吃了煮饼,现在肚子难受,喝点水或许还能活。”当时梁冀也在旁边,说:“喝了水恐怕会吐,不能喝水。”话还没说完,孝质皇帝就驾崩了。李固趴在皇帝的尸体上痛哭,还提议要追究太医的责任。梁冀担心下毒的事情泄露,对李固非常厌恶。接下来要商议选立皇位继承人,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给梁冀写信说:“天下真是不幸啊,这几年间,皇位传承三次断绝。如今要选立皇帝,这可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我们知道太后操心,将军您也费心考虑,仔细挑选合适的人,一定要选个圣明的君主。不过我们心里也有些想法,想跟您说说。回顾以前朝代废立皇帝的旧规矩,再看看咱们国家最近皇帝登基的事情,没有不向公卿大臣们咨询、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这样才能上符合天意,下满足众人的期望。《传》里说:‘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天下找到合适的人却很难。’以前昌邑王被立为皇帝后,昏庸混乱的情况日益严重,霍光为此忧虑愧疚,后悔得捶胸顿足。要不是霍光忠诚勇敢,田延年奋起相助,汉朝的江山社稷差点就倾覆了。这件事至关重要,能不深思熟虑吗?天下这么多事,就属选立皇帝这件事最大,国家是兴盛还是衰败,就看这一次了。”梁冀收到信后,就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官员、列侯,一起商议立谁为帝。李固、胡广、赵戒和大鸿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