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汉纪四十八 孝灵皇帝上之上(第1页)

汝南郡的督邮吴导接到抓捕范滂的诏令,来到征羌县后,他抱着诏书,把自己关在驿站里,趴在床上哭泣,全县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范滂听说后,说:“这肯定是因为我。”就主动去了监狱。县令郭揖大吃一惊,赶忙出来,解下自己的印绶,拉着范滂要一起逃走,说:“天下这么大,你为啥要留在这里等死啊!”范滂说:“我死了,这场灾祸或许就能平息,我怎么敢因为自己的罪连累您呢。而且我也不能让老母亲跟着我四处流离啊!”范滂的母亲前来和他诀别,范滂对母亲说:“仲博很孝顺,足够好好供养您。我跟着父亲龙舒君去黄泉,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都各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您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别太悲伤了!”仲博是范滂的弟弟,龙舒君指的是范滂的父亲,曾任龙舒侯国的相,名叫范显。范滂母亲说:“你如今能和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已经有了好名声,还想追求长寿,这哪能都得到呢!”范滂跪着接受母亲的教诲,拜了两拜后告别。他又看着自己的儿子说:“我想让你做坏事吧,可坏事确实不能做;想让你做好事吧,可我做了好事却落得这般下场。”路上听到这番话的人,没有不流泪的。

这次党锢之祸,党人一共死了一百多人,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流放到边疆。天下的豪杰以及有学问、有品德的人,宦官们一概指为党人;有仇怨的人,也趁机互相陷害,哪怕只是一点小怨恨,也被随意归入党人名单。州郡官员按照上面的旨意,有的人即便和党人毫无关系,也遭了殃。因此死去、流放、罢官、禁锢的又有六七百人。

郭泰听说党人遇害,私下里悲痛地说:“《诗经》里讲:‘贤能的人都没了,国家就要衰败。’汉朝怕是要灭亡了,只是不知道最后这天下会落到谁的手里啊!”郭泰虽然喜欢评价人物,但不会说那些很激进、很尖锐的话,所以能在这乱世中不惹祸上身。

张俭逃命的时候,处境非常困窘,每到一处,人们都敬重他的名声和品行,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收留他。后来他辗转到了东莱,住在李笃家里。外黄县令毛钦带兵来到李笃家门口,李笃把毛钦拉到座位上说:“张俭确实是获罪逃命,我李笃怎么敢藏他呢!但要是他真在这儿,他可是个名士,您难道就忍心抓他吗!”毛钦起身拍着李笃说:“蘧伯玉以自己独自做君子为耻,你怎么能独自占了这仁义之名呢!”李笃说:“要是您也想分点仁义,那就带走一半人吧(意思是别抓张俭)。”毛钦无奈叹息着离开了。李笃带着张俭经过北海戏子然家,然后进入渔阳,逃出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