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世祖文皇帝下(第1页)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乙巳年)

春天二月,皇帝下诏书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让他跟着御驾监督各路军队,兼管尚书台事务;任命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在许昌,负责处理后方的文书工作。三月,皇帝前往召陵,开通了讨虏渠;乙巳日,又回到许昌。

并州刺史梁习去征讨轲比能,把他打得大败。

蜀汉这边,诸葛亮带着大军去讨伐雍闿等人,参军马谡送了他几十里路。诸葛亮说:“咱们虽说一起谋划这事好些年了,现在你再给我整点好主意呗。”马谡说:“南中地区仗着他们那儿又远地势又险,不服咱们很久了。就算今天把他们打败,明天他们又得造反。现在您正打算倾尽全国之力北伐对付强大的魏国,他们要是知道国内兵力空虚,造反肯定更快。要是把他们全杀光来除后患,这不符合咱仁义之师的作风,而且也不能急着这么干。用兵这事儿,收服人心才是上策,攻城是下策,靠心理战取胜是上策,靠武力拼杀是下策,您就想法子让他们真心归服就行。”诸葛亮觉得这主意不错,就采纳了。马谡,是马良的弟弟。

辛未日,皇帝又打算带着水军去征讨吴国,大臣们纷纷议论。宫正鲍勋劝说道:“咱们朝廷的军队多次出征都没取得啥大成果,主要是因为吴、蜀两国就跟嘴唇和牙齿似的,互相依存,又有山水险阻,很难把他们拿下。去年皇上坐的龙舟在江上晃荡,被困在南岸,皇上身处险境,大臣们都吓得魂飞魄散,那时候国家差点就完了,这可是得记一辈子的教训啊。现在又要让士兵们长途跋涉去打仗,每天耗费超多钱财,国内都被折腾得空虚了,还让那帮狡猾的敌人看咱们笑话,我实在觉得这不行。”皇帝一听就火了,把鲍勋降职成治书执法。鲍勋,是鲍信的儿子。夏天五月戊申日,皇帝到了谯县。

吴国丞相、北海人孙劭去世了。当初,吴国要设立丞相,大家都觉得张昭合适,吴王却说:“现在事儿这么多,丞相这职位事儿多责任重,这可不是优待张昭的好办法。”等到孙劭去世,大臣们又推举张昭,吴王说:“我难道是舍不得给子布(张昭字子布)这个职位吗!丞相要处理的事儿太繁杂,而张昭性子又刚烈,要是他提的建议我不听,肯定得产生怨恨和矛盾,这对他也没啥好处。”六月,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兼管尚书台事务。顾雍这人话不多,做事总是恰到好处,吴王曾经感叹说:“顾先生不说话则已,一说话肯定说到点子上。”到了大家喝酒作乐的时候,旁边的人都怕自己喝多了失态,因为顾雍肯定会看在眼里,所以都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