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世祖武皇帝中(第1页)

太康四年(公元283 年,癸卯年)

春天,正月甲申日,朝廷任命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为右仆射。司马晃是司马孚的儿子。

戊午日,新沓康伯山涛去世。

皇帝让太常寺讨论给齐王司马攸优厚赏赐的事儿。博士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上奏表说:“以前周朝挑选有德行的人来辅佐王室,周公、康叔、聃季,都入朝做三公,这表明辅佐朝廷的责任重大,而镇守地方的职位相对没那么重要。汉朝的诸侯王,地位在丞相、三公之上,那些入朝参与朝政的,会兼任其他官职,而出京到封国去的,也不会再给个三公之类的虚衔来表示特别的恩宠。现在如果齐王贤能,那就不该因为他是您同母弟弟,就只让他担任像鲁、卫那样的平常职位;要是他不贤能,那就不该给他大片土地,在东海建立封国。按照古代礼法,三公没有具体职务,只是坐着讨论治国之道,没听说过让他们承担地方重任的。就像周宣王为了救急,短时间内,才命令召穆公去征讨淮夷,所以诗里说:‘徐国不再违抗,宣王就下令班师回朝。’这说明宰相不能长时间在外。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四海一家,正该经常请三公来,一起讨论太平的根基,现在却反而让齐王出去,离京城两千多里,这不符合以往的制度啊。”庾旉是庾纯的儿子,刘暾是刘毅的儿子。庾旉写好奏表草稿后,先拿给庾纯看,庾纯没阻拦。

这件事又到了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那里,曹志悲伤地感叹说:“哪有像齐王这样有才能,又和皇帝关系这么亲近的人,却不能留在朝廷辅助教化,反而要远远地去海边呢!晋朝的兴盛,恐怕危险了啊!”于是他也上奏表议论说:“古代辅佐王室,同姓的是周公,异姓的是太公,他们都在朝廷任职,去世后五代之内都归葬在周地。到周朝衰落的时候,虽然有五霸相继兴起,但那怎么能和周公、召公治理的时代相提并论呢!自从伏羲以来,天下哪能是一个姓氏独自拥有的呢!应当秉持最公正的心态,和天下人共享利害,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所以秦朝、曹魏想独自专权,结果很快就灭亡了,周朝、汉朝能和大家分享利益,所以不论亲疏都能为其所用,这都是以前的事证明了的。我认为应该像博士们说的那样。”皇帝看了曹志的奏表,大怒说:“曹志都不明白我的心思,何况天下人呢!”还说:“博士们不回答我问的问题,却回答我没问的,胡乱发表奇怪的言论。”于是让有关部门罢免了郑默的官职。这时候尚书朱整、褚等人上奏说:“曹志等人越权行事,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