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第1页)

少府杨阜给皇帝上书说:“陛下您继承了武皇帝开疆拓土的大业,守着文皇帝善始善终留下的基业,真该向古代那些圣贤学习怎么好好治理国家,看看以前那些朝代末期放纵乱来的糟糕政策,引以为戒。要是以前桓帝、灵帝不废掉高祖定下的法度,不丢了文帝、景帝的恭谨节俭,太祖就算再有本事,又能往哪儿施展呢?陛下您又怎么能坐到这个尊贵的位置上呢!现在吴、蜀两国还没平定,军队都在外面打仗,各种修建工程,陛下您可一定要尽量节俭啊。”皇帝看了后,很客气地回了诏书。

杨阜又接着上书说:“尧住茅草屋,天下百姓却能安居乐业;禹的宫殿很简陋,天下人都乐于干自己的事业。到了殷商和周朝,宫殿堂基也就三尺高,大小也就九筵而已。夏桀盖了华丽的璇室、象牙装饰的走廊,商纣王修了倾宫和鹿台,结果都丢了江山;楚灵王修章华台,最后自己也遭了祸;秦始皇建阿房宫,到秦二世就亡国了。不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只知道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欲望,没有不亡国的。陛下您应该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当成榜样,把夏桀、商纣、楚灵王、秦始皇的事当成深刻教训,可别整天只顾自己悠闲享受,一门心思装饰宫殿楼台,不然肯定会有亡国的大祸啊。君主就像脑袋,大臣就像四肢,生死存亡都是一体的,得失也是共同的。我虽然没什么本事,胆子也小,但也不敢忘了谏臣的职责!话说得不够恳切,就没法让陛下您醒悟。陛下要是不考虑我的话,恐怕皇祖、先帝留下的江山就要毁了。要是我死了能对国家有那么一点点好处,那我死的那天就跟活着的时候一样有意义。我恭敬地做好死的准备,等着陛下重重处罚我!”这奏章呈上去后,皇帝被他的忠言感动了,亲自写诏书回复他。

有一次,皇帝穿着便服,外面披了件缥绫做的半袖上衣。杨阜就问皇帝:“按照礼制,这算哪门子正式服装啊?”皇帝听了,一声不吭,没回答他。从那以后,只要不是符合礼制的衣服,皇帝都不在杨阜面前穿。杨阜还上书,想裁减那些没被皇帝宠幸过的宫女,于是就把管宫廷事务的官吏叫来,问后宫到底有多少人。这官吏守着原来的规矩,回答说:“这是宫里的机密,不能往外说!”杨阜一听就火了,拿棍子打了这官吏一百下,还数落他说:“国家跟九卿都没什么可保密的,反倒跟你个小吏保密?”皇帝知道这事之后,对杨阜越发敬畏。

散骑常侍蒋济也上书说:“以前越王勾践鼓励生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燕昭王体恤百姓,医治战争创伤,最后报仇雪恨。所以弱小的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