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高贵乡公下(第1页)

魏纪九,从公元256年(丙子年)到公元261年(辛巳年),共六年。

甘露元年(公元256 年,丙子年)

春天正月,蜀汉的姜维升职当了大将军。

二月丙辰日,魏国皇帝在太极东堂宴请大臣们,还和各位儒家学者讨论夏少康和汉高祖谁更厉害,最后得出夏少康更优的结论。

夏天四月庚戌日,朝廷赏赐给大将军司马昭绣有龙纹的礼服、礼帽,还有红色的鞋子。

丙辰日,皇帝来到太学,和各位儒者探讨《尚书》《易经》以及《礼记》,那些儒者都比不上皇帝的见解。皇帝经常和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人在东堂一边讲学一边宴饮,还一起写文章,皇帝对他们特别礼遇,称裴秀为“儒林丈人”,王沈为“文籍先生”。皇帝性子急,召见人就希望对方赶紧到。因为司马望职务在宫外,皇帝特地赐给他追锋车和五名虎贲卫士,每次有集会,司马望就能快速赶到。裴秀是裴潜的儿子。

六月丙午日,魏国更改年号。

姜维在钟提驻扎,很多人觉得姜维已经没力量再出兵了。安西将军邓艾却说:“洮西那场败仗,可不是小损失,士兵死伤惨重,仓库都空了,老百姓也四处流亡。从目前形势来看,第一,他们有乘胜追击的势头,咱们这边实力确实虚弱;第二,他们上下配合熟练,各种兵器也很锋利,咱们这边将领换了,士兵也是新的,兵器装备还没恢复;第三,他们走水路,咱们走陆路,他们轻松咱们劳累;第四,狄道、陇西、南安、祁山每个地方都得防守,他们却能集中力量,咱们的力量分散在四处;第五,如果他们从南安、陇西出发,可以吃羌人的粮食,要是往祁山来,那里有上千顷成熟的麦子,就成了他们额外的粮仓。敌人这么精明,肯定还会再来。”

秋天七月,姜维又带着军队从祁山出发,听说邓艾已经有了防备,就往回走,从董亭转去南安。邓艾占据武城山来抵挡他。姜维和邓艾争夺险要地势没成功,当天夜里,姜维率军渡过渭河向东行进,沿着山路去上邽。邓艾在段谷和姜维交战,把姜维打得大败。朝廷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地区的军事。姜维本来和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好在上邽会合,胡济却没按时到,所以姜维战败,士兵们四处逃散,死了很多人,蜀国人因此开始埋怨姜维。姜维上书请罪,请求给自己降职。于是朝廷让他以卫将军的身份代理大将军事务。

八月庚午日,朝廷下诏给司马昭加号大都督,允许他上奏事情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