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孝献皇帝辛(第1页)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庚寅年)

春天,曹操下了一道命令,说:“孟公绰要是去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游刃有余,但当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要是非得用廉洁之士,那齐桓公还怎么称霸天下呢!你们要帮我发现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举荐,我要任用他们!”

二月初一,乙巳日,发生了日食。

冬天,曹操在邺城修建了铜雀台。

十二月己亥日,曹操又下了道命令,说:“我当初被推举为孝廉,自己觉得本来就不是那种隐居山林、有名气的人,担心被世人看作平庸之辈,就想好好推行政治教化,树立自己的名声。所以在济南任职时,我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人才。结果这样做让那些豪强权贵很生气,我怕给家族招来灾祸,就借口生病,回到家乡。那时我年纪还轻,就在谯县东边五十里的地方盖了间书房,打算秋夏两季读书,冬春两季打猎,计划这样过二十年,等天下太平了再出来做官。但没能如愿,后来被征召为典军校尉,我就又想为国家讨伐叛贼,立下战功,好让自己死后墓碑上能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的志向。后来遇上董卓之乱,我就起兵讨伐。之后兼任兖州刺史,打败并收降了三十万黄巾军;又讨伐袁术,把他逼得走投无路,最终穷途而死;打败袁绍,还杀了他两个儿子;接着平定刘表,基本统一了天下。我现在身为宰相,作为臣子已经尊贵到了极点,比我之前期望的还要好。要是国家没有我,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可能有人看我势力强大,又觉得我不信天命,就胡乱猜测,说我有不臣之心,我一直为此心里不痛快。所以跟你们讲讲这些心里话,这都是肺腑之言。但要是让我现在就交出兵权,把权力还给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国,那是不行的。为啥呢?我实在担心一旦没了兵权,就会被人谋害。这既是为子孙考虑,也是因为我要是倒台,国家就危险了。所以我不能为了虚名,而遭受实际的灾祸!不过我同时受封四个县,有三万户的食邑,我有什么德行能承受得起呢!现在天下还没太平,我不能让出职位;至于封邑,可以辞掉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这三个县交回去,这三个县有两万户,我只保留武平的一万户食邑,这样也能减少一些别人对我的指责。”

刘表以前的很多下属都归附了刘备,刘备觉得周瑜给他的地盘太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就亲自到京口去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周瑜给孙权上疏说:“刘备有枭雄的姿态,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熊虎般的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