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派人去拉拢张绣,还写信给贾诩,想跟他们搞好关系。张绣本来打算答应袁绍,没想到贾诩当着张绣和袁绍使者的面,直接说:“你回去告诉袁绍,他们兄弟之间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杰出人才吗!”张绣一听,又惊又怕,说:“怎么说得这么狠啊!”私下里赶紧问贾诩:“要是这样,咱们该归附谁呢?”贾诩说:“不如跟着曹操。”张绣一脸疑惑:“袁绍势力强,曹操势力弱,而且咱们之前还跟曹操有仇,怎么能归附他呢?”贾诩解释说:“这就是咱们应该归附曹操的原因啊。第一,曹操奉天子的命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咱们该跟他的理由之一;第二,袁绍势力强大,咱们带着这点人去归附他,他肯定不会重视咱们,曹操那边人少势弱,得到咱们肯定特别高兴,这是理由之二;第三,有称霸天下志向的人,肯定会放下私人恩怨,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德行,曹操就是这样的人,这是理由之三。将军您就别犹豫啦!”
冬天,十一月,张绣带着人马投降了曹操。曹操拉着张绣的手,跟他一起欢欢喜喜地吃饭,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封张绣为扬武将军;上表推荐贾诩担任执金吾,封都亭侯。
关中的各位将领看到袁绍和曹操正在争斗,都保持中立,观望局势。凉州牧韦端派从事、天水人杨阜去许县。杨阜回来后,关右的将领们就问他:“袁绍和曹操,谁会赢谁会输啊?”杨阜说:“袁绍这人,对人宽容但做事不果断,喜欢谋划但很少能下定决心;不果断就没有威严,少决断就会错过时机,现在他虽然势力强大,但终究成不了大业。曹操有雄才大略,做决策毫不犹豫,法令统一,军队精锐,还能重用那些不按常规出牌的人,让手下各尽所能,他肯定能成就大事。”
曹操派治书待御史、河东人卫觊去镇守安抚关中。当时,很多在外的百姓都想回老家,关中的将领们大多把这些返乡百姓招揽为自己的部曲。卫觊写信给荀彧说:“关中是肥沃富饶的地方,前些年遭遇战乱,有十多万户百姓逃到了荆州。现在听说老家安定了,都盼着回去。可回去的人没有谋生的手段,将领们又竞相招揽他们当自己的部曲,郡县又穷又弱,争不过这些将领,这样一来,将领的势力越来越强,一旦发生变故,肯定会后患无穷。盐,可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战乱以来没人管,现在应该像以前一样,派使者监督售卖,用卖盐的钱去买耕牛农具,如果有返乡的百姓,就把这些东西供给他们,让他们辛勤耕种,积攒粮食,使关中富裕起来。这样,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肯定会日夜兼程地赶回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