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摇头道:“没有了,这个考生,就是全场最佳!”
“我当时看到他的文章,好似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说实话,我读书40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文章,此子必成大器!”
“我说句托大的话,此人宰相之才,甚至...甚至可能比肩孔孟!”
作为读书人,孔夫子、孟夫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把武松和孔子、孟子相提并论,这是最大的崇拜!
胡瑗点头道:“既然你知道此子文章经义如此渊博,我定他为解元,有何问题?”
“哎,胡大人忘了,这次州解试,转运使何大人的公子也参加了?”
“我当然知道,路过府衙时,何大人请我喝酒。”
“那...”
胡瑗冷冷一笑道:“若是相当,我自然可以做个人情,让何运贞成为解元。”
“但是遇到此人,算他何家不走远,何运贞只能第二。”
“如果转运使不服,我把答卷给他看便是,他也是个读书人。”
宋城用力点头道:
“既然胡大人早有打算,下官就不多言了。”
把武松的四张答卷放在旁边,胡瑗继续看其他考生的卷子。
但是吧,看过了武松的文章后,再看其他人,简直索然无味。
最后选了九个考生,分别排名,州解试十个举人全部选定。
副考官宋城把卷子拆开,对照名字,全部写好,然后送给恩州府知州王怀。
州解试考试阅卷全过程由外地考官评定,但最后的名单审核与发榜,由恩州府知州负责。
所以,胡瑗把名单送给知州王怀。
到了州府衙门,王怀拿着名单,看着第一名武松、第二名何运贞,脸色顿时变了。
“宋大人,是不是搞错了?”
“王知州,我也知道转运使的公子参加了州解试,但这个武松太过优秀了,我和胡大人商议过,第一名解元就是武松。”
王怀愕然无语...
“太过优秀?这武松能有多优秀?能比转运使更优秀?”
官场之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县官不如现管。
转运使何正复比他们官大几个级别,又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冒着得罪这样的人,也要让武松成为第一,这他娘的到底多优秀?
王怀想不明白!
“王知州也是进士出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