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同意武松的说法,回道:
“西夏号称雄兵百万,可西夏干旱苦寒,户籍并不多。”
“他们全民皆兵,算起来,该有50-70万兵马。”
“武宣抚说西夏兵马在60万,精锐不过20万,此话不错。”
赵楷松了口气,说道:
“二郎在六盘山、葫芦河杀了西夏数万,俘虏两万有余,如此算来,西夏精锐不过十数万。”
种师道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不过...西夏马军多,而我大宋步军多。”
“且西夏集结兵马30万,我大宋才20万,依然弱势。”
种师道兄弟长期镇守边关,和西夏交战多,对西夏的优势清楚,比较谨慎。
赵楷以为种师道怕了,心中不悦。
“二郎,你觉得如何?”
武松笑道:
“还须派人往西寿保泰军司打探情况,看西夏来了多少精锐。”
赵楷看向戴宗和时迁,说道:
“劳烦两位走一趟。”
戴宗、时迁拱手一礼,当即起身出去打探情况。
议事完毕,众人散去。
赵楷把武松拉到里面,欧阳雄想跟着进去,何运贞反手把门关了。
“二郎,你有无把握?”
“放心,只希望西夏倾巢出动,我好毕其功于一役。”
赵楷皱眉道:
“二郎,那献王阿惠带的都是精锐马军。”
“狗屁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见武松如此有信心,赵楷松了口气,笑道:
“如此便好,我安心了。”
打开房门,欧阳雄站在门外,一脸幽怨。
“哥哥为何将小弟拒之门外?”
武松奇怪道:
“我并未关门。”
欧阳雄看向何运贞,何运贞干咳两声,笑道:
“方才没见到你,以为没有人。”
欧阳雄盯着何运贞不说话。
武松抬脚离开,不理会他们两个。
到了校场,武松找到徐宁,他正在训练钩镰枪阵法。
钩镰枪和普通的长枪不一样,有点像大戟,可以钩斩马腿,还可以捅刺,杀伤骑兵。
训练钩镰枪的士兵从禁军挑选,人数两万,主要是怀德军和镇戎军的底子。
大战将至,徐宁教得很仔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