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朝堂对峙!(第1页)

全场一片哗然。

两位大儒久不入世,陛下当初亲自去请,都没有能说服其出仕。

今日竟联袂而至,实属让人意外。

更让人心惊的是,满朝文武,许多人都出自稷下书院。

书院底蕴深厚,不夸张的说,堪比前世的毛坦厂,科举人才的输送地。

“两位先生怎么突然而来,难道是为了和亲一事?”

“很有可能,据说两位大儒一直不入朝的原因就是不喜现在的绥靖之法。”

“可现在好不容易才有如此局面,一旦开战,我们文官怕是又要和开国之时一样了。”

众人窃窃私语,揣测两位大儒的来意。

女帝却是大喜过望。

她虽然已经继位二十年,然女子称帝,反对之声从未根绝。

纵有镇妖司以雷霆手段弹压,亦难服天下悠悠众口。

她多次请两位大儒出山,却均未果。

这两人可是整个大周的文坛领袖,若是他们能够站出来振臂一呼,必然是一呼百应。

人越老就越注重自己的身后名声。

女帝更是如此。

“快传,不,快快有请!”

须臾,刘春林和陈文泰联袂而来,刘春林体态雄伟,身着简朴,看上去像一个健硕的老农。

陈文泰则温文尔雅,一身青衫,自带着读书人的风流,只是面沉如水,令人望而生畏。

“给两位先生赐座。”女帝朝二人微微颔首。

心中也同样在猜测两人的来意。

刘春林性子急,当即拱手道:

“陛下,李尚书所言之事,老朽刚好在场,也算是目击证人,不知可否容老朽与李尚书当庭对质??”

“自然可以,朕亦非偏听之人。”女帝含笑应允。

刘春林环视群臣,喧闹的朝堂立即安静下来。

他的目光锁定李万化这个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虽没有实权,但地位却举足轻重。

大周有不成文之规:欲拜相,必先掌礼部。

李万化,正是相国李辅国悉心栽培的接班人。

只待李辅国退隐,他便能顺理成章接掌相印。

“李大人身为尚书,乃大周的中流砥柱,为何说话如此偏颇,且忽略事实,隐瞒天听,大人这是要欺君吗?”

刘春林脾气暴躁,上来就是扣了一顶欺君大帽子。

李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