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宫有些恍惚,似乎见过这位老者。
老者的身影逐渐和他记忆中慢慢重合。
下一刻,他心神巨颤。
这不正是那位文坛执牛耳者,天下两位大儒之一的刘春林!
不然的话,还有谁能无声无息的出现在镇妖司把守的阅卷室内...
“先...先生...”
吕宫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手都有些哆嗦。
纵然他是国子监学士,朝廷钦点的一府主考官,此时也要执弟子之礼。
刘春林身材高大,若不是一身儒衫和雪白头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武夫。
哦不,他脸色黝黑,一撮山羊胡,更像是农夫。
他对吕宫视若无睹,一把推开,将那份被罢黜的试卷重新拿起。
捧在手中,反复观看。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老泪纵横。
好好好!
好一个少年说,少年人当如此意气风发!
这篇文章气象宏大,有吞吐天地之意。
字字句句,如同陨石砸在心间。
如此佳作,当刻在稷下书院石碑之上,让学子日日诵读!
刘春林如醉酒一般,摇头晃脑品鉴试卷。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两句话轻描淡写,便将山村朴素好客的气息写了个淋漓尽致。
“倒也是有趣。”
这两句还不至于让如此文坛泰斗惊艳。
然而后面那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春林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
这其中蕴含的生生不息、否极泰来之天道循环,何其深邃!何其光明!
如此清新明快之笔,道尽人生至理!
此诗一出,天下山水诗尽废矣!
“绝了!真是绝了!”
整个阅卷室都回荡着刘春林经久不息,发自肺腑的赞美之声。
...
吕宫跪在刘春林的面前,头垂于地,看不清脸色,但那颤抖的肩膀足以说明此时他心中的恐惧。
“为何要罢黜这份试卷?”
刘春林一脸失望,如此试卷,纵然是三岁顽童来判,都不该罢黜,吕宫身为国子监学士,岂能看不出?
读书人,又腐败掉了一个。
朝廷的科举成为了他们争权夺利的战场。
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