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的最后一场考试,英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窗外。
马路那头,偶尔传来几声汽笛,远远的,带着盛夏特有的燥热与不安。
马路这头,老槐树下,落满了蝉壳。
风吹过,却吹不散午后的闷热,像是在空气里搅动,却始终搅不出一丝清凉。
教室里,风扇嘎吱作响,偶尔翻动的纸张声细微得几乎听不见。
周屿已经填完所有答题卡,连试卷也检查了两遍。
他看了一眼手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整整三十分钟。
于是,他放下笔,放下答题卡。
怔怔地望向窗外。
今天是个见不到阳光的阴天,连盛夏的灼热都被云层遮掩得一干二净。
若不是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个不停,几乎会让人忘了,此刻正值夏日。
对他而言,这场英语考试,其实已经结束了。
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也将在这片阴沉中悄然落幕。
此刻。
周屿的内心前所未有地平静。
他知道,即使在未来很多年之后,他也仍会记得这个夏天,这个下午,这场提前完成的英语考试——
还有那份仿佛永远无法复制的平静。
他忽然想起重生前,曾和汪奇聊过一次天。
作为一班的常年第一,汪奇如愿考去了清大,读统计学,说白了也是继续学数学。
本科毕业后,他远赴大洋彼岸,也是去了漂亮国读PhD,一心想成为科学家,回国报效祖国。
周屿那时挺羡慕他的。
他一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一直在坚定地往前走。
而自己呢?
十八岁的时候也很中二的嚷嚷着:老子学计算机,以后要用技术改变世界!
后来么,也不过是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满身铜臭,甚至有点抗拒去谈起十八岁那年的理想了。
汪奇博士毕业后去了安德森癌症中心做博后,从事基因统计方向的癌症研究。
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回国。
有一次他们通电话,汪奇忽然说——
“如果可以,人生永远停在高三,反复循环,其实也很幸福。”
“因为那时候我们只需要为了一个目标努力,高考。”
“这是一件,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