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年间。
朝臣们看一眼赵佶,再看一眼赵桓,越看眼前越黑。
不是,我们拼了命的主和,主的是和吗?主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啊!
可你特么表面上被我们说服了同意主和了,结果一转头你就暗中密谋灭金,写密信撺掇别人造反?
密谋也就罢了,你要真能成功,我们的荣华富贵也能跟着更多几分。
可你特么密谋是怎么密到把信送到金人手中去的?
生怕金人没借口再打一次大宋,生怕大宋灭亡不了是吧?
天幕上,李易的声音继续传来。
“相比较第一次金军南下,这次北宋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上一次金人只有一路大军入侵,另外一路大军被死死钉在了太原城下。
“这一次太原城已经失守了,金军的另一路大军长驱直入,顺利会师之后,完成了对汴梁城的包围。
“上一次大战的时候,宋军还有李纲、种师道这些主站且能占之将。
“这次种师道已经郁郁而终,李纲也被免了官职。
“外加金人驻守潼关后一举堵死了西北军的勤王路线,因此,这次战斗中再也没有西北援军能够来支援京城。
“最离谱的是,面对金人的再次入侵,宋钦宗整个人直接傻掉了,竟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除了封锁消息,不让后宫的赵佶知道金人入侵的事情,以防止他逃跑之外。
“赵桓竟没有下达过一道有用的命令,甚至都没有颁布过一道圣旨让大家同仇敌忾、一起御敌。
“大敌当前,京城被困,皇帝昏庸,百姓慌乱,文官怯战,武将怕死,无可用之臣,无可战之兵。
“这就是当时宋朝所面临的形势,至少在北宋君臣看来是这样。
“但事实上,若非北宋君臣的畏敌怯战,即便如此形势之下,靖康之耻的结局也并非无法扭转。
“彼时虽然国家没有了力挽狂澜的英雄,但还有视死如归的战将。
“当时负责防守的是准备战死沙场报效皇恩的张叔夜。
“在他的鼓励和督战下,京城军民都拿起了武器,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
“所以,虽然国无可战之兵,但京城其实尚有百万同仇敌忾的百姓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愿与国家共存亡。
“外加金军虽然可以野战称雄,但他们一直都不擅攻城战。
“即使他们曾经攻陷了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