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画面一转念给到了诸葛亮大营。
【另一边,当马谡上山扎营的情报传至天水,诸葛亮如遭雷击,几万人的心血眼看就要付诸东流。】
帐中的杨仪拱手问道:“丞相如今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轻轻一叹,“整军,能招多少兵马便招多少兵马,即刻前往街亭!”
然而......
【三天后,尚未抵达街亭,便听闻马谡兵败的消息。马谡不仅败了,更弃军而逃,致使大军折损上万。】
“此皆亮一人之错……” 诸葛亮痛心疾首。
“经此一役,张郃大军即将抵达,曹真也必定知晓赵云所部乃是疑兵。”
诸葛亮幽幽一叹,无奈接受现实,“退兵吧。”
【 正当历史似乎要重演之时,一匹快马自阵后狂奔而来,飞奔至诸葛亮营帐之下。】
“陛下有旨!请丞相不得退军,就地于街亭收拢溃兵,务必拦住张郃!”
杨仪满脸问号:真奇怪,不是军国大事皆决于丞相吗?为何兵败之时,忽来传来一张圣旨呢?
【诸葛亮接过圣旨,脑中无暇思索阴谋诡诈。】
“这封圣旨,真是陛下的意思?”
“千真万确,丞相,陛下不知为何给关侍中交代完这封圣旨就离了成都,往箕谷大营去了!”
这话一出,诸葛亮都懵了。
愣神了一会儿才问道:“既然你从成都来,那此报应是三四日前所发?
“三四日前,陛下便知马谡必败?”
传令官回道:“陛下说,马谡言过其实,急于建功,得了独自领兵之机,必不会老老实实据城下寨。
“张郃深谙兵法,故街亭必败,北伐将功亏一篑。”
【闻言,诸葛亮眼神先是一黯,随即爆发出璀璨光芒。】
“这么多年了,阿斗终于愿意继承昭烈皇帝遗志,扛起兴复大汉的旗帜了!”
传令官劝道:“丞相,您快写信劝劝陛下吧!
“陛下说北伐尚有挽回之机,只要赵云将军能在箕谷击败曹真,兵逼长安,张郃就不得不撤。
“故而陛下自己跑去了箕谷!”
【即便是沉着如诸葛亮,闻此言亦是身子一晃】
“陛下亲赴箕谷,是要与曹真交战?”
【这特喵岂止是长大了,简直是想上天啊!】
“关侍中也好,朝中诸臣也罢,就无人告知他箕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