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切答案皆已明了(第1页)

老者似乎对这个答案不甚满意,又问:“道本自无,万物生、万物道、万物虚无?”

少年思索片刻,点头,“然也。”

老者沉默不语,盯着少年看了许久,无奈幽幽一叹,“哎~”

叹息声中,好似有一声轻哼自天外而来。

少年牵着牛继续前行,在前方的城关外遇到有人阻路。

一名‘丘’者向老者行拜礼,欲求知问道。

老者让牵牛少年与‘丘’于芦篷论道,自己只偶有开口点拨。

如此一晃三日,双方皆有所得。

辞别问道者,少年继续牵牛西行,又行许久,终至一城关前。

行至关口,远远就见有一人拱手而立,似已等待许久。

少年牵牛,径直前行。

到得近处,那人忙上前一步,匆匆行礼,口称“函谷关令尹喜拜见圣人。”

骑牛老者轻笑摇头,“我不过一寻常老朽,安可称圣人?”

尹喜俯首答道:“弟子擅观气,三日前见有紫气东来,浩浩荡荡三千里,知有圣人将临,遂于观前静候。”

老者目光在尹喜身上停留片刻,沉默不语。

片刻后,从怀中(?)掏出一捧竹简,交于尹喜手中。

“吾有《道经》一卷、《德经》一卷,凡五千言,得一可悟本真。”

尹喜双手接过,捧至头顶,跪拜口称,“拜谢老师。”

老者不语,少年牵牛继续前行,出的函谷关,渐行渐远,消失在尹喜等人视线尽头。

下一刻,一老、一少、一牛已经出现在一棵树下。

树下摆两蒲团,一老一小相对而坐,牛拴在树上。

老少面前,时有异域打扮之人前来问道,多是少年作答、老者不语。

这一坐便不知又过多少日。

种种问道、讲道之画面匆匆闪过,及至最后,一名‘释迦’者来到了一老一少的面前。

释迦向老者求道,老者点拨几言。

释迦向少年问道,少年无思无念、不悲不喜、问则无所不言。

如此一问一答,转瞬四十九日匆匆流逝。

及至又一疑惑得解,释迦恍然惊觉,身上泛起层层金光,坐下绽放九品莲台。

释迦立于莲台之上,向少年拜谢,询问少年名号。

少年沉默不语,面上却露出疑惑。

名号?

我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