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内,高拱与严世蕃剑拔弩张的气氛还未消散,空气凝固如铅。
黄锦那张圆润的脸上,惯常的恭谨笑容早已褪尽,只余下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他目光扫过针锋相对的两人,最终落在次辅徐阶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一枚定风丹:
“各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国之柱石!值此灾荒之际,更需同心戮力,共克时艰。些许口舌意气之争,于事无补,徒令圣心忧烦。徐阁老,您说是吧?”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微表情解析》自动翻开:【当大太监说“您说是吧”时,通常意味着“场面失控了,您老赶紧收拾”】。
徐阶何等人物?宦海沉浮数十载,早已练就了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本事。
黄锦这递过来的话头,他岂能不懂?这是要他立刻控场,将这场近乎撕破脸皮的争执拉回“议政”的正轨,否则在御前闹得如此难堪,谁也讨不了好。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那口被严世蕃激起的浊气强行压下,脸上瞬间重新堆叠起那副惯有的、温润如玉的“和事佬”神情,一步上前,恰到好处地隔在高拱与严世蕃之间,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黄公公所言极是!严阁老、高阁老,皆是为国事忧心如焚,一时情急,言辞激烈了些,其心可鉴,其情可悯!同殿为臣,共辅圣主,些许分歧,何须介怀?”他目光转向陈恪,话锋陡然一转,带着一种近乎刻意的“点将”意味,“陈侍郎,你素来心思缜密,常有奇思妙策。值此危局,可有良策解这燃眉之急?户部钱粮,终究是根本。”
这“良策”二字,落在陈恪耳中,如同重锤敲击。
徐阶问的不是空泛的计谋,而是赤裸裸的“钱”!是问他陈恪,能不能从自己碗里挤出肉来,填补这无底洞般的窟窿!
陈恪眼帘微垂,指尖摩挲着腰间玉带上的蟒纹。
火药局改制扩产,是他苦心经营、为未来开海练兵铸就的基石。
新设厂房、改良工艺、招募工匠……桩桩件件,耗费心血无数,银钱更是流水般淌出。
原定于今秋启动的扩产计划,图纸犹在案头,工匠翘首以盼。
如今……看来是保不住了。
他心中掠过一丝刀割般的痛惜,但面上却平静无波。
大局当前,个人心血,终究要让步。他向前一步,绯色蟒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割舍的决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