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狼烟骤起(二十九)(第1页)

山顶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呼啸着掠过陈恪挺立的身影。

他如同一尊凝固的石像,目光死死锁住山下那座被黑暗与零星火光分割的城池——密云,这座他用四千余将士血肉、用石镇岳三百老卒性命换来的“饵城”,此刻正被胜利的喧嚣和劫掠的狂欢所吞噬。

阿大如同最沉默的影子,伫立在陈恪身后半步的阴影里。

他高大的身躯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唯有那双在黑暗中依旧锐利的眼睛,始终追随着陈恪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位年轻的伯爷,此刻内心绝非表面那般平静如渊。

那份沉重的内疚,正吞噬着陈恪的心。

“望梅止渴”的谎言,苏州新军“明日即至”的许诺,是他亲手编织的希望,用以支撑守军濒临崩溃的意志。

是他利用了他们对援军的渴望,利用了他们对生存的本能期盼。

更深的愧疚,源于那个早已埋下的决定——弃城。

早在几天前,当他第一次审视密云城防,评估敌我实力悬殊的那一刻,“弃城”二字便如同冰冷的烙印,刻在了他的战略图景上。

他秘密派遣阿大和赵诚最信任的死士,在城中关键节点、粮仓、营房乃至鞑靼大军可能的宿营区域地下,悄然铺设了大量火油、硝石等引火之物。

这并非为了死守,而是为了在撤离后,给入城的鞑靼人送上一份致命的“厚礼”。

这个决定,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石镇岳也是弃城之后才知晓。

他不能动摇军心,更不能让将士们提前陷入绝望。

作为统帅,他必须冷酷地计算得失,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石镇岳将军那悲壮的断后,那三百老卒的消亡,虽不在他最初的冷酷计划之内,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麻痹鞑靼、使其彻底放松警惕的关键一环。

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胜利”,让鞑靼大军毫无防备地涌入城内休整、狂欢,为即将到来的地狱盛宴铺好了最后的餐桌。

这份“巧合”,这份以他人生命为代价的“完美”,让陈恪感到了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负罪感。

他再冷酷,也终究是个人。

石将军那视死如归的眼神,那三百老卒齐声应诺的悲壮,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底。

他利用了他们的忠诚和牺牲,即便这牺牲并非他直接命令,却也因他的计划而不可避免。

“伯爷,”阿大低沉的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