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不速之客(下)(第1页)

张居正突然转身,目光如炬:"子恒可知,朝中有人议论你越权专擅?"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软刀子,"火药局虽属兵部,但工部也有监管之责。如今你一人独揽大权,连高尚书都不过问..."

陈恪暗自冷笑,张居正这话绵里藏针,表面是提醒,实则是威胁。

"前辈明鉴。"陈恪的声音清朗如玉磬相击,"下官奉旨总理火药局,所有章程皆经圣览。"他故意顿了顿,"若前辈觉得不妥,不如一同面圣陈情?"

张居正嘴角抽了抽,他没想到陈恪会直接搬出嘉靖,这招以退为进着实高明。

他轻笑一声,拂袖走向窗边:"子恒多虑了。本官只是好奇,你为何对火药如此..."他的目光扫过院中忙碌的工匠,"痴迷。"

这个措辞用得微妙。

在明代官场,"痴迷"往往与"玩物丧志"挂钩,是文臣大忌。

而火药等物,时常被认为是奇淫巧计,难堪大用。

陈恪听出弦外之音,却不急不恼:"前辈可知苏州新军之前,我军火器炸膛率几何?"

不等张居正回答,他自问自答:"三成。"这个数字像块石头砸在青砖地上,"而经下官整顿后的苏州火器坊,炸膛率不足半成。"

院外突然传来工匠的号子声,数十人正喊着节奏搬运硝石。

张居正透过窗棂望去,只见那些匠人虽汗流浃背,眼中却闪烁着罕见的专注。

这种眼神他太熟悉了,只有在真正认同某个目标时,人才会露出这样的神采。

"子恒驭下有方啊。"张居正的声音带着几分真实的赞叹,"这些匠人竟比国子监生员还有干劲。"

陈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嘴角微扬:"不过是按劳计酬罢了。我已给出承诺匠人月钱翻倍,按时拨付,自然肯卖力。"他故意轻描淡写,却知道这种现代激励理念对张居正而言何等震撼。

果然,张居正猛地转身,眼中精光暴射:"你自掏腰包?"

"不。"陈恪摇头,"是从火药局节省的耗羡中支出。"他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预算账册,"这是改制前后的对比,请前辈过目。"

张居正接过账册,指尖在纸页上快速滑动。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陈恪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通过标准化生产大幅降低了损耗。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将这部分"省下来的银子"反哺给工匠,形成良性循环。

"这..."张居正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